宋代闽词三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闽词彬彬称盛,但目前学界对宋代闽词的研究不多。陈庆元先生《福建文学发展史》曾辟专节介绍宋代闽词的总体特征,分析重要词人词作的艺术风格。刘庆云《宋代闽北词人鸟瞰》和《宋代闽南词坛一瞥》两篇论文探讨了宋代福建词人的分布和词人的风格特征。此外,关于宋代闽词的研究多集中于几个著名的词人,如柳永、张元干、刘克庄等人,其他为数众多的闽籍词人较少受到关注。本文尝试从新的角度来审视宋代闽籍词人及其词作,主要从地域、文化和民俗三个角度切入。第一章关于宋代闽词的地域特征。宋室南渡,中原人口大量涌进福建,提升了福建本地的文化水平。较之北宋都城汴京,福建与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南宋都城临安距离更近,受到先进文化的辐射,南宋词人数量大为增加。福建八州军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大为不同,使得各地词人的数量悬殊。交通、城市的经济规模、民风、山水等因素影响词人的空间分布。第二章关于宋代闽词的文化特征。宋代福建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学发达,闽北是理学发展的重要基地,形成了独特的理学词人群体。因理学家讲究民族气节,影响一批词人爱国思想的形成,创作了大量爱国词。福建文化的另一个特征是存在不少文学家族,家庭背景和家学渊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词的创作风格及内容。第三章关于宋代闽词的民俗特征。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祝寿礼仪是民俗的两个重要方面,在词的创作上分别体现为节序词和寿词。闽中节日活动种类繁多,以元宵观灯和端午竞渡为代表,词中多有体现。闽中宗法观念浓厚,讲究孝道,注重祝寿礼仪,因此产生不少寿词。闽词中反映闽中独特的风光物产,与节序词、寿词都可表现出闽中独特的民俗文化。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个体量词的语义泛化现象大量涌现,新兴的量名结构扩大了个体量词的称量范围。考察发现,个体量词的语义范畴是围绕原型构建的,范畴边界的模糊性是其语义泛化的前提,称量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电针“足三里、关元、百会、三阴交”穴位对于延缓衰老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模型组、电针组、VitE组采用颈背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理郁升陷汤加减治疗胃下垂(肝胃不和型)在中医证候学、X线钡餐、总有效率等方面来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试从理论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探索其作用机理,从
癌症常常是由于基因的不恰当表达造成的,因此本文针对癌基因相关的生物学数据,特别是对基因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miRNA进行研究。为了便于数据的存储、提取和处理,建立癌基因及
2018年起,知名男性美妆博主接连出现,他们通过各大社交平台极大地拉动了美妆产品的消费,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的性别观念。本文以2019年头部男性美妆博主李佳琦为例,用传播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公路建设方向和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的"通畅"、"安全"演变为"美丽"、"舒适",创建美好公路已经成为未来公路建设的主方向。论文立足于公路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及经济合作日益增多,对外联系和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突出表现在城市面貌上,越来越多的公示语逐渐采用中英双
目的:通过对1997年10月~2007年10月期间住院的64例中重度天疱疮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男女发病率、发病年龄、初发皮损部位、临床误诊率、发病诱因、发病率与职业的关系、治
目的:通过观察疏肝和胃汤治疗胃脘痛(肝气犯胃证),对其中医证候改变、临床疗效的变化情况进行临床观察,肯定中医中药在治疗胃脘痛方面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丰富胃脘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银甲丹治疗甲亢(Graves’病)阴虚火旺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西医诊断Graves’病,又符合中医"阴虚火旺证"患者共54例,随机分为银甲丹组和单用西药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