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储能装置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9671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只依靠化石能源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目前全世界都在寻找其替代品。一些清洁、高效、廉价的可再生的能源应该得到很好的开发,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使用可再生能源还可以控制因过量使用化石能源所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因此许多国家正在鼓励和支持这方面的新研究。  在所有的能源中,太阳能是全球范围内最丰富的。只有30%的太阳光被反射回太空,剩下的70%的太阳光被地表吸收。近年来,随着制造光伏电池的材料技术不断进步,光伏电池的效率也在不断地提高,通过对光伏电池进行串并联组合形成光伏阵列,可以满足大功率或是小功率等多种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本文以户用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为目标,对系统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控制进行了研究。系统包含光伏阵列、Boost升压整流器、单相光伏逆变器、蓄电池、双向DC/DC变换器以及交直流负载。为了保证光伏阵列输出功率最大化,采用了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MPPT)实时跟踪其最大功率点;在户用系统中通常采用单相光伏逆变器为交流负载供电,本文在研究了其结构、调制方法和控制策略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的 PI控制不能对正弦量进行无静差跟踪,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压有效值闭环控制的单相逆变器控制算法,可以实现对正弦信号的无静差跟踪,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且原理简单、容易实现;储能装置是户用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本文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对其结构、原理以及模型进行了研究。  双向DC/DC变换器在本系统中起到控制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直流母线电压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对其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了变换器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分别对其两种工作模式Buck模式和Boost模式进行了建模,并采用了一步模型预测控制以及满意优化控制对变换器进行了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本文根据户用系统中光伏阵列输出功率与负载功率的实时关系,并结合蓄电池的荷电状态,设计了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策略将负载按重要程度进行分级控制,并建立了五种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最后本文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整个系统的仿真,验证了各部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并观测了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运行效果。
其他文献
该文确认了蒙古高原有鸦葱属植物11种;把S.ikonnikovii Lipsch.et Krasch.和S.manshurica Nakai 并入了S.austriaca Willd.;对《内蒙古植物志》(2 ed.4,1993)所描述的一些种
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以及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开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由于大部分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特性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如果大规模并网,会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冲击。风光互补混合能源系统将两种天然互补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与储能技术结合,克服单一的风力发电或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实现两种能源的优势互补和效率提升,为可再生能源有效接入电网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本文首先确定风光互补混合能
目的 分析地木耳的营养成分与铅汞含量.方法 通过室内索氏抽提法、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凯氏定氮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地木耳中的粗脂肪,维生素C、蛋白质及钙、
该研究的目的是弄清自然状态下瓦氏黄颡鱼,在生殖周期血清Ca和含磷化合物,特别是与卵黄积累密切相关的卵黄蛋白原所含的磷和磷脂磷的变化规律.同时测定在此过程中肝脏的核酸
转植基因鱼研究正在从理论走向应用,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的鱼已经开始中试,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已为时不远.然而,转植基因的行为可控性和遗传的不稳定性及转植基因同质化建立等
目的 研究网络口碑对消费者保健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方法 文章以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起点,结合保健食品行业的实际特点,构建以消费者保健食品购买意愿为因变量、网络口碑的
该文综述了维甲酸X受体的结构,异二聚体作用机制,近年来维甲酸X受体在激素信号传导及其它相关信号传导通路上的最新进展,涉及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并讨论了有待解决
目前普遍使用的清洁能源中,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中开发速度最快的能源。然而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广且巨大,随着世界风电的发展我国的风力发电产业也逐渐趋于成熟。若我国能够充分开发利用,这将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并给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利好。随着风电技术的迅速发展,降低风电场发电过程中各项发电损失变的尤为重要;尾流效应则是风电场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占据着很大的比重。降低尾流效应在风力发电场中的发电损失,一直是备
尽管絮凝-沉淀技术已成功地运用于一般性地水体的砷(As)污染治理中,但在用于湖泊砷污染的治理中仍缺乏足够的数据来揭示砷的迁移转化机制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条件变化
目的 分析15种市售坚果中氨基酸组成,比较不同品种坚果间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方法 使用氨基酸分析仪对样品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用最小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