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江南名园王世贞弇山园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joyjoy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王世贞的《弇山园记》研究晚明江南第一名园弇山园。以园记为依据提供园林空间信息,从文字园林重构图像园林,目的是使建构的景象空间最大限度还原园记中的场景,使游园之人有园记描述中同样的心理感受。研究从背景资料、平面绘制、空间系统和景象单元四个方面展开:·背景研究。对王世贞和弇山园的初步考据。主人的经历与文艺素养、弇山园营建先后过程及影响、相关弇园的诗文图卷记载成为该园完整的研究素材,考据真实客观的反映了当时园林的空间信息。·平面绘制。平面绘制分为文字整理、拆解和重构三个阶段。文字整理:通过多方文献和图卷考据参照,对园记提供的有效空间信息进行提取;分步拆解:整园空间分区---区域单元拆解---单元成分要素;重构:单元主景定位---元素组合布局---路径次序连接---景观花木配置---推测补白。·空间系统。对重构的弇园空间以造山、理水、花木、路径四个主体进行空间系统层次的分析,从特征、类型、形态、布局、意匠和活动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景象单元。选择景观效果突出的单元进一步研究,从空间成分、组织、效果三个方面对单元营造意匠进行论述。因此,本文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文字园林向空间园林的重构、空间系统的层级分析以及景象单元的意匠研究三个部分。从文字园林向图卷园林的讨论集中在平面绘制过程,空间系统是从结构层级上对重构的园林进行分析,景象单元则是针对产生的印象意境展开解析。弇山园空间造景的研究对当代建筑外部空间营造具有意义,首先源于明代江南园林是我国造园史上的成熟时期,而弇山园本身在晚明又具有高度的评价;其次,主人王世贞的文学造诣深厚,对品鉴园林有深刻的认识,《弇山园记》是自园记,描述的空间信息具有权威性;第三,弇山园是大型的文人私园,建成之后对公共开放,可对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绘本用图画讲故事,语言简单、重复且富有韵律感,不仅适合低年级智力障碍儿童进行阅读,而且对其认知、情感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着眼于智力障碍儿童的阅读兴趣和
本文就输电线路的彩钢板房对线路造成安全隐患问题通过各种案例分析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并提出个人见解希望能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及高压输电线路运行工作人员在实践工作中有
综述了纳米陶瓷的制备方法,并对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团聚现象提出了解决办法,对纳米陶瓷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网络环境下我国青少年群体的思想道德现状主要表现为:网上有害信息泛滥使青少年的思想认识受到毒害;网上道德弱化,青少年行为失范;青少年网上人际交往出现偏差;网络青少年心理
通过收集资料、结合物探、钻探等手段,对李家湾岩溶地面塌陷产生的地质环境、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李家湾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与发展趋势,
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中小学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课程改革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农村小学部分教师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转变思想,改进教学
"云课堂"以庞大的资源库为后盾,将学习资源、学习平台、学习终端、学习服务和学习网络进行有效整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打造出来的高效课堂。用云技术服务于课堂教
随着大数据时代背景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都受到一定的冲击,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完善初中教学的科学性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