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载体,是地区建设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土地利用水平的高低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或制约作用,也直接关系到当地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土地利用问题,是一个关乎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社会高速发展,城市急剧扩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甚至突破耕地红线,危及粮食安全。与此同时,以往城镇化发展中质量不高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贪多求快;好大喜功;城镇发展规划沦为摆设;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为空谈;城镇化发展空间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方式粗放;城镇规模结构超出资源环境承受力;发展定位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符;没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等一系列问题层出不穷。此种背景下,在全面深化改革攻坚阶段,城镇化作为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之一被纳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应运而生。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在中小城市、农村基层社区的建设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建设,确保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能够协调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背景下,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为今后的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将发展和保护、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其中,要因地制宜、盘活利用现有特色资源,尤其是发展经济要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导向。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对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海口市演丰镇是“中国生态文化名镇”、“海南十大文化名镇”、“海南特色旅游小镇”,又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然而目前演丰镇的发展并没有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其在发展方式、镇域定位、土地利用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论文以海口市演丰镇为例,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切入点,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公共部门经济学、社会研究方法、地方政府管理、城市规划与管理、土地管理学等学科知识,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分析演丰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讨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选择何种发展路径,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推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等问题。论文阐明演丰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资源、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之路,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演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方面提供参考和开拓思路。也对寸土寸金的海南众多特色小镇,提供有益借鉴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