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蜀派古琴的文章大概分为三类:1、琴谱整理类,如张孔山的《天闻阁琴谱》、顾玉成的《百瓶斋琴谱》。2、琴家介绍类,如许建的《辉煌的巴蜀琴学——纪念俞绍泽百年华诞》、王迪的《卓越的琴家高尚的品德——纪念古琴大师喻绍泽老先生》(收录于《懷园琴韵》)、朱江书的《蜀派琴家喻绍泽先生的古琴演奏艺术》、秦巴的《高山青流水长——蜀派古琴家曾成伟其人其事》等。3、本体研究类,如顾梅羹的《琴学备要》、俞秦琴的《浅论蜀派古琴的特点》、朱默涵的《川派古琴艺术研究》、章华英的《古琴》、唐中六的《巴蜀琴艺考略》、曾成伟的《蜀派古琴源流及艺术特色》等。其中《天闻阁琴谱》、《百瓶斋琴谱》和《琴学备要》都是蜀派古琴家的重要的著作,对蜀派古琴琴曲整理和对古琴艺术的详尽研究,为蜀派古琴甚至整个古琴艺术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曾成伟的《蜀派古琴源流及艺术特色》和唐中六的蜀派著作《巴蜀琴艺考略》都对蜀派的琴史做了梳理,尤其是《巴蜀琴艺考略》,对蜀琴的产生发展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虽然当代的蜀派古琴拥有一些重要著作和研究文章,但相对当代琴学文论,有关蜀派研究的内容较少,并且火多集中介绍某一琴人或宏观的概述琴艺,对蜀派琴学的认识似乎不够系统和深入,比如对蜀派古琴自张孔山创派以来的发展,缺乏系统的整理。笔者是一名爱琴且学琴的四川人,对蜀派古琴有着特殊的感情。选择这个题目,首先是想试着在对相关资料、文论的搜集、整理中,拓展对古琴艺术,特别是蜀派古琴艺术的认识;其次,笔者希望让更多的人通过这篇论文,进一步了解蜀地古琴,对蜀地古琴发展脉络更加清晰,让更多人了解一代代优秀的蜀地琴家们,用无比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感对古琴事业的呕心沥血,为蜀派古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使蜀派古琴在中国古琴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受人喜爱的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