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与海军后勤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ly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战争不仅是武器装备的“硬对抗”,更是人脑之间的“软较量”,是人才的竞争。迎接军事后勤革命的挑战,迫切需要提高后勤人员的自身素质。新式武器装备要有高素质的保障人员维护,现代化后勤装备的保障技术要有高素质的保障人员去操作应用,后勤保障的组织指挥要有高素质的指挥参谋人员进行计划、决策和协调。因此,加大海军后勤人才的培养改革力度,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海军后勤人才队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军后勤建设的紧迫任务。本文以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以军委人才工程战略为依据,以新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战争为背景,以世纪之交的人才培养调整为契机,以提高海军后勤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实现保障有力为目标,通过理性分析和国际比较,从五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从信息化战争的萌芽和发展入手,归纳了信息化战争的概念,着重研究了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二是通过对信息化战争后勤保障发展趋势的探讨,分析了海军后勤人才在海军后勤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要适应信息化战争海军后勤保障的要求,必须建立一支信息化海军后勤人才队伍;三是对我海军后勤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既总结了取得的成就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认为海军后勤人才培养与海军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还存在巨大差距;四是通过对美军信息化后勤人才建设情况的分析,得出信息化后勤人才培养的基本经验和启示;五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信息化海军后勤人才培养改革的基本构想,重点研究了加强信息化海军后勤人才培养改革的举措。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学校对教师(包括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教育的重要标志。目前陕西省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上还存
2001年7月13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在莫斯科念出“北京”的时候,全中国沸腾了,中国申奥成功了,这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来说,对于中国的体育事业来说,无疑是一管强
对“法定知识”通常的解释框架是“阶级”和“意识形态”,即课程所具备的阶级属性和内隐的意识形态特征,并以此来对应教育的不平等,以及知识和国家权力联姻后的控制特征。本研究
运用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等方法,本文对比赛现场画面进行录像统计,通过把集对分析(SPA)理论引入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攻防效果的研究,从扣球、拦网和一防三个角度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