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文化,还是社会,都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体现当地的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丰富。隐喻是语言的重要部分,反映出人类的一种具有文化特质的思维和认知。所以,研究隐喻对研究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翻译项目实践中,使用动词隐喻往往能够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然而,目前隐喻研究重心多在名词,少在动词,故动词隐喻翻译研究亦不可忽视。本文将西方隐喻理论与《美国社会与文化研究》翻译项目实践相结合,用西方“隐喻思维”和“隐喻映射论”去识解动词隐喻中的源域和目的域,分析出动词隐喻的功能,再运用同样的原理去进行动词隐喻翻译,从而提升动词隐喻翻译的理论高度。笔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以喻体为中心,归纳出以下三个适用于动词隐喻翻译的原则:1、保留喻体意象特征。意象与隐喻彼此相依,共同存在。2、找准文化内涵关联。动词隐喻承载着文化,两种语言间进行转换时,必然涉及两种文化异同。抓住源语与目的语在文化方面的共同点或相似点,便能引起源语和目的语读者的共鸣。3、弥补文化喻体空缺。世界是由各个民族构成的。不同民族既有其共性,亦有其个性。操持英语的美利坚民族定然会有其独特的表达,而在汉语民族中无法找到。针对这种隐喻表达,译者需要根据语境补全其意。原则的维持,离不开方法的使用。归纳出动词隐喻翻译原则后,笔者总结出等喻、换喻、舍喻等三条适用于动词隐喻翻译的翻译方法。等喻法可实现形神兼备,换喻法可传神达意,而舍喻法可取意舍形。译者当在上述三原则的指导下,灵活使用这三种翻译方法,以缩小民族文化差异,进而顺利传达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