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桐饼粕致毒化合物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xc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膏桐(Jatropha curcas L.)作为一种多用途油料植物,具有速生、耐贫瘠、耐干旱、病虫害少、含油率高等优点,目前已被世界各地广泛种植。膏桐种仁提取油脂后的饼粕产量大,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但由于饼粕中含有毒性成分阻碍了对其加工利用。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分离提纯膏桐饼粕中具有致毒作用的成分,为开发脱毒工艺及探索脱毒机制奠定基础。本文首先建立了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毒性测定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致毒活性追踪,结合硅胶、ODS和凝胶柱色谱等现代分离手段分离得到膏桐饼粕中具有致毒活性的单体化合物,综合应用多种波谱学方法(ESI-MS、1H-NMR、13C-NMR、2D-NMR)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并利用食蚊鱼模型法测定和评价各单体化合物的致毒活性。通过对膏桐饼致毒活性组分(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分离,共得到14个化合物,除化合物14结构未最终确定外,其余分别鉴定为:4,5-二甲氧基吡啶甲醛(化合物1)、东莨菪内酯(化合物2)、异洋商陆素A(化合物3)、香草酸(化合物4)、反式阿魏酸(化合物5)、5-羟基-6,7-二甲氧基香豆素(化合物6)、香草醛(化合物7)、3,4,3’-三-O-甲基鞣花酸(化合物8)、甲基香兰素(化合物9)、阿魏醛(化合物10)、亚油酸单甘油酯(化合物11)、10,11-二羟基-8-十七烯酸酯(化合物12)、9,10-二羟基-7-二十烯酸(化合物13)。化合物12、13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是首次作为天然产物被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化合物2、4、5、7、8、9、11、12、13皆为首次从膏桐饼粕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和11呈现毒性作用,化合物8毒力较强,浓度低至0.01 mg/ml时,6小时内对食蚊鱼有致死作用;化合物11毒性次之,在0.025 mg/ml浓度下无毒性,浓度超过0.05 mg/ml时,3.5-4小时内对食蚊鱼有致死作用,随着浓度不断提高,对食蚊鱼致死时间不断缩短。由于化合物8在膏桐饼中的含量较少,化合物11可以被水解成无毒的亚油酸和甘油,化合物8和11不是膏桐饼的主要毒性因子。以化合物12、13为主体的Fr.23133在浓度为0.15 mg/ml时对食蚊鱼呈现出显著的毒性作用,1 min内对食蚊鱼有致死作用,且其在饼粕中含量高。化合物14的毒性作用十分强烈,浓度低至0.01 mg/ml时,6条小鱼10 min内全部死亡。所以初步认为:膏桐饼的主要毒性成分为羟基脂肪类化合物和化合物14(C10H1 804)。这些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膏桐饼中分离得到。
其他文献
现代针织面料的多功能化和高档化的发展趋势对针织物本身的结构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见的单面纬平针织面料中的线圈歪斜情况严重影响织物的外观,而且还会造成面料的裁
<正>为进一步提升学术期刊办刊质量、推进文学学科发展,促进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的相互融合,2019年5月24-27日,由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河南大
背景:怀孕女性由于身体结构和激素水平的变化,其摔倒和摔伤的风险会明显高于未怀孕的同龄妇女。目前的研究显示步态特征的变化与跌倒的发生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关于不同孕期
通过对长螺旋钻进过程中阻力矩的计算,得出了不同直径和孔深情况下的阻力矩值,依此对长螺旋钻具的强度进行比对,给出了不同口径的长螺旋钻具参数。还介绍了长螺旋钻头的不同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涉外石油工程项目在消防水喷淋系统选择、设计参数确定等方面与国内项目的区别;对石油工程生产中的压力储罐、常压储罐、输油泵、变压器、空冷器、压缩机
制服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服装。随着时代的变迁,制服随之发生改变。作为职业装束,制服背后潜藏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在设计生产制服过程中,保障制服的舒适性至关重要的。根据
本文通过调查、测量和性能测定对安徽省皖东牛遗传资源进行评估,并对其肉品质和加工特性进行研究,探讨皖东牛的肉用性能及优质牛肉开发利用价值。以期为皖东牛遗传资源保护和
患者,男,76岁,体质量50 kg。2018年1月13日以“全身不自主扭转3 d”为主诉收治入院。患者家属诉,患者3 d前出现头颈、四肢及躯干不自主扭转,呈发作性,每次持续数小时,伴全身
北京师范大学祝士媛教授以她丰富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见证了新中国学前教育和学前师范教育的发展,通过专访祝老师,以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师范教育的探索之
本文基于海南高校工科学院2019届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从工作单位性质、就业岗位、就业区域、平均月薪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研究并制定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