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温铁路隧道施工及运营环境温度控制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x27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的西部地区正规划和修建多条铁路线路,地区的特殊地质构造和隧道超大埋深造就了许多高地温隧道。隧道的高温使洞内环境温度超过了人体与机械能够正常作业的温度,使隧道施工难以继续,也使得铁路在运营面期临一系列安全风险。本文以拉月隧道和桑珠岭隧道两条典型高地温隧道为研究对象,以隧道通风为主要手段,针对各隧道不同的气候与地质特点,采用理论研究与编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采用不同通风方式及其他辅助措施对隧道环境温度的影响规律。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基于传热理论,建立了施工期间隧道围岩—衬砌—隧道内风流—风筒壁—风筒内风流沿隧道纵向的一维传热模型,并在给定风筒内风流入口温度和隧道内掌子面流出风流温度的情况下,编写计算软件对隧道内污浊风流和风筒内新鲜风流温度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拉月隧道最困难的工区,在1000m范围内施工,风量为60m~3/s时作业面风温就能达到规范规定的要求,更长的施工距离需要采取辅助降温措施。2、对隧道运营温度场有限差分计算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模拟有无自然风、有无隔热层对高地温隧道内环境温度的影响,并研究了活塞风对单线隧道和双线隧道通风降温的不同影响规律。分析了分段机械通风对高地温隧道的通风降温效果及停止机械通风后隧道内气温的反弹升高情况。结果表明:自然风对隧道风温的降低有着积极明显的效果。隔热层的作用明显,比未设置隔热层时隧道内最高风温低约3℃。双线隧道的双向列车活塞风对降温的效果有限,但单线隧道的单向列车活塞风对隧道内风温有较大的影响。3、对寒区高地温隧道的冬季冻害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利用高地温隧道横洞导热断裂带热量实现冬季衬砌防冻的可行性,进行机械通风风速和换气次数等研究,提出了针对不同自然风速与行车对数的冻害通风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将风流经横洞通入正洞,加热洞口衬砌以免受冻害威胁的方案,具有可行性。自然风速度越大,对隧道防冻越不利。机械通风3.0m/s比机械通风1.6m/s时,每天少通2h即可达到相同的防冻效果。
其他文献
数字图像相关法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位移和应变测量的光学测量技术,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法的测量精度基本上在0.005~0.05像素之间,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的工程测量需求。但在算法的鲁棒性以及位移场计算的实时性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因此,本文针对这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对传统数字图像相关法进行改进。为了提高数字图像相关法中初始值估计的鲁棒性和计算效率,提出一种基于AKAZE-
示意地图基于图形的简化,舍弃与地图主题无关的地图要素,由此获得更加简洁清晰的表达,已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地图。当前对于示意地图表达设计及可用性的研究中,多面向地铁地图。而地铁图在实际使用时的信息需求较为简单,如人们外出时只需要了解所要乘坐的地铁线路信息和转乘站点信息即可。对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道路地图,当前使用的示意性表达设计能否满足用户基本空间认知需求仍然未知,面向道路地图示意性表达的可用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项目过度开发的弊端日益显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节制地开发与高效度地利用资源,是维护“金山银山”的根本手段。由此,如何解决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已成为旅游业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宏观思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建立相应的问题解决机制,为贯彻生态旅游理念提供现实参考。
我国西南地区地下水环境复杂,温泉分布较为广泛且局部发育酸性温泉。深埋岩石因受到不同于地表地质环境的温度场—化学场耦合作用,水—岩作用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对深埋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产生显著影响。随着人类科技范围的扩大,地下矿床的开采,深部岩体的开挖,均会遇到一系列由岩体高温酸性环境下水—岩作用引起的岩体强度劣化问题。因此,本项研究对深部花岗岩高温酸性环境水—岩化学作用下岩体工程特性演化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
随着畜禽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快速发展和沼气工程的大范围使用,沼液的产生量远远超过当地农业所能消纳的量,仍有大量沼液被排放到环境中。然而沼液中含有大量氮磷,氮磷过多一方面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另一方面磷又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随意排放会造成资源浪费。鸟粪石结晶法(MAP)可同步回收沼液中的氨氮和磷,得到一种优良的缓释肥料,但是沼液中氨氮含量一般远大于磷的含量,在回收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试剂。目前对磷试剂的替
目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一种冠状动脉病变诱发的心肌缺血缺氧性疾病,其发病快、病程短、病死率高。临床上常采取的治疗手段与治疗药物疗效欠佳,且存在一些诸如心脏毒性,静脉给药不足或技术不成熟等的问题,MI/RI患者死亡率仍然很高。因此,寻找一种更高效的治疗药物,对于缓解缺血、提高患者生存率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岩溶地区地质构造较为特殊,岩溶发育复杂,溶洞分布具有数量多、交错重叠的特点。在这些地区进行建设的隧道往往埋深较大,周边岩层地应力较高,加之深层岩层中岩溶的发育,使得隧道周边岩层的完整性比较差,强度比较低,岩层裂隙中的水压也比较高,隧道常常无法避免的要近接溶洞,甚至穿过溶洞,面临着极高的建设风险,突水突泥事故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岩溶隧道施工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本文借助离散-连续耦合模型对隧道和溶洞之间
城市空气污染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难题,它不仅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有负面影响,还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空气污染的形势更加严峻。环境空气质量预测是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方法和空气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目前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测方法有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两大类预测方法。由于预测所用数据呈现高维非线性的特点,用
生长棒系统是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onset scoliosis,EOS)治疗中最常见的临床应用器械,然而,在它的服役过程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磨损和腐蚀,影响了生长棒的临床应用。通过在金属生长棒表面制备具有良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的薄膜,可以提高其耐磨耐腐蚀性能,从而减少植入物的磨损和腐蚀导致的并发症,促进生长棒的临床应用。氮化钛(TiN)薄膜是一种具有高硬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的薄膜,
随着山区铁路运输网规模的不断扩增,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铁路对山区声环境敏感区的噪声影响问题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尤其在声环境敏感区种类繁多且较为脆弱的山区,铁路噪声的控制更为严格。而铁路对声环境敏感区的噪声影响与线路位置关系密切,因此,在铁路线路方案设计与比选阶段,应从减小噪声影响角度出发,构建低噪线路设计方案优选方法,合理确定对声环境敏感区影响最小的线路设计方案,从而有效减少山区铁路对周边声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