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韩国教育课程的改革呈现出了一种不同以往的特殊景象。自2007年公布“2007教育课程改革总论”,2年之后又迅速提出“2009教育课程改革”。2015年,小学5-6年级刚实行2009教育课程改革指导下的教材,国家又公布了“2015年教育改革总论”。自此,教育课程不再被称为第几教育课程时期,而是二零几几年改革教育课程。改革时间的急剧缩短,改革名称的变化都昭示了韩国的教育课程的迫切改革之心。通过分析同处于东亚儒家文化圈的韩国的课程文化选择实态和价值取向,对我国课程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 以韩国小学国语课程为例,具体研究对象为国家统一的1~6年级国语教科书24本。先后运用文献法、文献分析法、思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对我国国内有关课程的文化研究做梳理,把握研究动向与不足点。其次,对韩国小学国语课程进行历时性探索,把握韩国小学国语课程的历史嬗变过程。然后,以韩国小学国语教科书为分析对象,从文化结构上考察教科书中信息文化、行为文化、成就文化的选择,再从文化背景上考察国语教科书内容背景是韩国、外来还是普遍。最后在前三步的基础上,分析社会、学科、学生三因素,对教材的文化选择影响。对课程的文化选择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 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梳理,本研究最终形成以下6条结论: (1)韩国小学国语教科书重视行为文化,选择实际范畴教育内容,强调帮助学生有效自主进行国语生活的实用教育。 (2)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正确人性的内容并在“开放”的国语教材观指导下选择行为文化相关内容。 (3)国语课程强调基础语法知识,在小学低年级设置了丰富的语言知识;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影响下选择领土相关内容和历史传统文化内容。 (4)文学、美术、音乐、影视为四要素的成就文化反映了创造型人才需求和社会贫富差距问题。 (5)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设定学年段重点和持续成就标准保障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融通性,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知识结构体系。 (6)韩国小学国语教科书外国背景选择有亲美倾向,体现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国家本体性教育和全球性绿色成长教育。 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四点启示:第一,倡导学生为中心的国语教育,重视学生国语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第二,与时俱进,积极应对社会发展需要。第三,教科书知识结构要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相协调。第四,教科书内容选择中各文化要素要注意统筹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