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素αvβ6在PTC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ro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常见的头颈部内分泌肿瘤之一,约占内分泌肿瘤的95%。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甲状腺癌的80-85%。该肿瘤是甲状腺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青年女性。虽然PTC总体预后尚可,但侵袭转移能力强的PTC患者往往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PTC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如何充分评估PTC组织的恶性潜能仍是长期困扰相关领域专家及学者的难题。因此探究与PT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物并对其进行靶向干预,对于评估PTC侵袭迁移潜能、改善PTC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整合素属于细胞粘附分子家族成员,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受体,由α、β亚单位以非共价键形式结合。整合素αvβ6是整合素中的特殊亚型,它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仅在恶性肿瘤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含β6亚单位的整合素,其不仅可以介导细胞间的相互黏附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间的信号双向传递,而且可以与多种配体相互结合,进而促进生长因子的分泌、影响肿瘤组织中血管的生成等;同时整合素β6可以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传导,在肿瘤的发展及浸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β6特异性拮抗剂的研究日益增加,以整合素β6为靶点的RNA干扰、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等在多种肿瘤动物模型中取得了良好的抗肿瘤效果,针对β6在肿瘤中的研究及以其为靶点的治疗将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因其需要Zn2+等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而得名。MMPs在细胞中可以通过降解ECM中多种胶原成分为肿瘤细胞的侵袭扫清障碍。目前,MMPs家族已经发现了26个家族成员,其中MMP-9因能降解明胶及IV型蛋白而被人们认为是MMPs家族在肿瘤细胞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家族成员。已有研究表明,MMP-9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过高MMP-9的表达可能与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为了明确整合素β6在PTC中的表达情况、具体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为其作为特异性靶向分子提供理论支持,本课题从以下3个部分内容进行了相关研究:(1)收集齐鲁医院76例行甲状腺癌根除术的PTC患者的肿瘤、癌旁及正常组织以及相应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免疫组化方式检测整合素β6的表达,并进一步分析整合素β6表达情况与患者各项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联系。(2)通过细胞实验研究整合素β6对PTC细胞增殖、侵袭等各项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3)细胞实验研究整合素β6对PTC细胞MMP-9表达的调控作用,明确整合素β6在PTC中的作用机制。第一部分整合素β6在PTC中的表达状况及临床病理学意义目的明确整合素β6在PTC组织及相应的正常组织、伴有淋巴结转移(LNM)与不伴LNM的组织中表达情况;分析整合素β6的表达与患者各项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联系,以确定整合素β6在PTC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在患者或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HC)的方式对收集的病理切片进行染色,并请病理学专家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评分;利用卡方检验分析整合素β6表达状况与各项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收集76例PTC组织标本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通过IHC结果显示整合素β6在PTC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伴LNM比不伴LNM的整合素β6表达量显著上调。更为重要的是,整合素β6的表达与肿瘤浸润程度密切相关。结论及意义整合素β6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其表达情况与肿瘤的浸润程度及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提示整合素β6对肿瘤的侵袭转移可产生重要影响。整合素β6有望成为良好的IHC标记物,预测PTC组织的恶性潜能。第二部分整合素β6对PTC细胞各项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目的研究整合素β6在TPC-1及B-CPAP两种PTC细胞中m 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并探究整合素β6对PTC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1.分别用Real-time PCR、Western-blot从m RNA及蛋白水平检测两种PTC细胞TPC-1、B-CPAP中整合素β6的表达情况。2.分别在TPC-1、B-CPAP两种细胞中转染β6-si RNA和β6过表达质粒,利用Real-time PCR、Western-blot检测干扰及过表达效果。3.干预整合素β6表达后,利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利用Transwell实验探究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整合素β6在PTC细胞系TPC-1及B-CPAP中呈现中等强度表达,转染β6-si RNA可显著降低细胞中整合素β6表达,而转染整合素β6过表达质粒后可以显著增加细胞中整合素β6表达;干扰整合素β6表达后可以抑制两种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而过表达整合素β6可以显著促进PTC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结论及意义本部分明确了整合素β6在两种PTC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了整合素β6对PT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发现整合素β6可显著促进PTC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本部分内容明确了整合素β6对PT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三部分整合素β6在PTC中通过上调MMP-9表达及分泌发挥作用目的研究发现MMP-9是肿瘤侵袭转移的重要分子之一,那么在PTC中MMP-9是否可以作为整合素β6的下游靶向因子从而发挥作用尚不明确。该部分将重点研究整合素β6对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1.分别用Real-time PCR、Western-blot从m RNA及蛋白水平检测两种PTC细胞TPC-1、B-CPAP中MMP-9的表达情况。2.分别将两种细胞进行转染si RNA和质粒构建过表达β6后,利用Westernblot、Real-time PCR、ELISA检测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我们利用Western-blot、Real-time PCR、ELISA检测证明了,随着整合素β6过表达后,MMP-9表达上调;而当我们干扰β6表达后,MMP-9的表达也出现了下降。结论及意义我们通过细胞实验发现了整合素β6与MMP-9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整合素β6可以调节MMP-9的表达,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促进细胞的侵袭及转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时,血压水平及心率变异性与心律失常类型、频率之间的关系,为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选择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来泰安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其中男性99例,女性61例,年龄19岁-59岁,(平均48.48±7.15岁)。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VEGF基因3’非翻译区936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临床及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之间的关系,从而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对象根据WHO1999年糖尿病的诊断以及排除标准[8],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连续两年入住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目的:比较艾拉莫德(IGU)、甲氨蝶呤(MTX)单独治疗以及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IGU+MTX)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指标,评价艾拉莫德(IGU)、甲氨蝶呤(MTX)单独或联合用药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泰安市中心医院及肥城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接收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IGU组、MTX组和IGU+MTX组。于受试者入组筛选时、开
第一部分128层双源CT改良回顾性心电门控与非门控扫描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128层双源CT(DSCT)改良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与非门控扫描在支气管动脉显示及图像质量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应用第二代DSCT并使用两种扫描方法获得原始支气管动脉图像,并分析所获取的原始数据,进一步获得BA的显影效果及图像质量等数据,探讨其显影效果并对其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
背景目前,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因,也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与全世界发病情况相比较,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并且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加约6.5%,脑卒中每年新发约有24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的约有110万人,存活的脑卒中患者约有110多万。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威胁。目的本研究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8-2016年某县户籍居民的脑血管病的死亡资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可以直接调节神经功能、生存和活动,调节神经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和传递第二信使以及摄取、灭活和供给神经递质等作用。三叉神经血管学说为偏头痛的主要发病机制,三叉神经节包括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在该病的病理生理学和治疗中的作用还缺乏明确的特征。本课题试图找到星形胶质细胞在偏头痛发病中的功能和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偏头痛的发病机
目的:探讨软组织肿瘤周边特殊MRI征象对其生物学分类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间因发现局部软组织肿块或肿胀不适就诊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的软组织肿瘤患者43例,以上患者术前均行西门子3.0T超导磁共振增强检查,从PACS系统获取影像资料,且均有病理学检查证实(术后病理31例,穿刺活检12例),以上患者包括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
目的胃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胃腺癌在生物学和遗传上具有异质性,且患者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或者晚期,因此治疗效果较差。目前已有的胃腺癌筛查及诊断方法尚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寻找到简单、有效的筛查及辅助诊断策略对于临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质谱技术对胃腺癌进行血清和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拟建立胃腺癌血清诊断预测模型,鉴定模型的差异蛋白/多肽,对胃腺
目的:比较脐血源和肿瘤患者外周血源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在培养基和IL-2(interleukin-2,IL-2)浓度不同时的细胞扩增倍数,找出更加适合CIK细胞生长的体外培养环境,然后比较两种CIK细胞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的增殖指数,以期在找到一种稳定、高效的培养方法的同时,筛选出一种具有大量增殖潜力的种子细胞来源;将两种来源的CIK和肝癌
目的:在小切口(MC)(3-4cm)下行胆囊切除术时很多时候需要同时给予胆总管探查术,过去的探查方法是先改为大切口(OC)(8-10cm)再将胆总管切开,再对肝外胆管进行探查,之后将蛔虫或结石取出,最后安置T管引流。这种方式不仅要扩大切开,而且需要对胆总管切开并安置T管引流,这就增加了创伤和胆管逆行感染、胆管狭窄、胆管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造成了长期带管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和拔管时引起漏胆的风险,并对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