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徐景藩教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医案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t_a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徐景藩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总结徐景藩教授对CAG的辨治经验,冀提高中医药治疗CAG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收集徐景藩教授诊治CAG患者的医案,严格依据诊断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44诊次医案资料建立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的医案进行规范与清洗,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和相关性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重点研究医案中症状、舌象、脉象、病机、方药及相互间的规律,并结合徐景藩教授的论著思想,进一步总结徐景藩教授辨治CAG的临床经验。结果:1.一般情况:本研究共选取CAG患者医案244诊次,其中男性87诊次,女性157诊次;平均年龄54岁,主要分布在40-69岁之间。2.频数分析:所有诊次中症状出现频率较高的有痞胀、胃脘痛、嗳气、便溏;舌质出现频率较高的有舌淡红、舌红、舌微红;舌苔出现频率较高的有苔薄白、苔薄腻、苔薄黄;脉象出现频率较高的有细、弦、沉、濡;病机出现频率较高的有脾胃气虚、肝胃不和、胃阴不足、瘀血阻滞、气滞郁热、脾胃湿热;药物分类频率较高的有理气药、消食药、补气药、补血药。3.关联规则:分析244诊次医案中症状-病机、病机-药物的内在联系,总结徐景藩教授对CAG的辨治经验。4.相关性分析:分析244诊次医案中常用药物配伍规律,得出徐景藩教授治疗CAG的常用药物组合,包括炒白术和茯苓、炒白术和山药、麦冬和石斛、紫苏梗和香附、合欢花和合欢皮、黄连和藿香、法半夏和陈皮、陈皮和橘络、佛手和炙鸡内金、炒麦芽和炒谷芽、白芍和炙甘草。结论:通过研究发现,证候方面:CAG症状以痞胀、胃脘痛为主;舌质以舌淡红、舌红、舌微红为主;舌苔以苔薄白、苔薄腻、苔薄黄为主;脉象以细、弦为主。病机方面:CAG主要病机分为三类,包括脾胃气虚、胃阴不足、肝胃不和,常伴有瘀血阻滞、脾胃湿热、气滞郁热等兼证。用药方面:徐景藩教授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同时重视CAG气机失调、运化无力的病理特点,并且善用药对、灵活选药。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药方“项痹康”内服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成人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
目的:观察补肾抑抗汤治疗免疫复发性流产(脾肾亏虚型)的疗效,以及对自身免疫抗心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转阴的疗效,探讨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机理,为临床治疗开拓新
目的:针对于Ⅲ、Ⅳ度以脱垂为主要表现的痔病,从现代微创外科角度出发,通过对比观察整体疗效、复发率、安全性、术后肛门疼痛程度、康复速度等方面,探索联合使用改良TST术及
近几年来,中学地理教育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几年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量算实地距、判断方位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可以说,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中学地理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  一、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