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新丰江水库的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污染特征的分析并评估潜在的生态危害,另外通过模拟实验揭示了新丰江水库沉积物重金属的吸附释放规律,以期为新丰江水库水体以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得到的主要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新丰江水库表层沉积物各种重金属平均累积强度的顺序为:Cu<Co<Ni<Pb<AS<Cd,空间分布差异性大小顺序为:Co<Cd<Cu<Pb<As<Ni;利用BCR连续提取法对新丰江水库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o和Cu的有效形态主要以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存在,而Cd的有效形态主要以弱酸提取态和可氧化态为主;Pb、As和Ni主要以残渣态为主;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Cd、Cu、Ni可能来自同一污染源,Co、Pb、As是同一来源。(2)地累积指数法的结果显示,不同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大小顺序为:Cu<Co<Ni<Pb<As<Cd;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大小顺序为:Cu<Co<Ni<Pb<As<Cd;通过风险评估编码法对6中重金属元素进行污染评价,发现6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大小顺序为:Pb<Ni<As<Cu<Co<Cd;原生相次生相分布比值法的结果说明,6种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小顺序为:Ni<As<Pb<Cu<Co<Cd。(3)通过pH影响实验、离子强度影响实验和等温吸附实验对重金属的吸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新丰江水库S2处表层沉积物对Cd2+、Cu2+和Pb2+吸附量都随pH增大而增加,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Cd2+的吸的附量降低,Cu2+和Pb2+的吸附量上升;随着投加溶液的初始浓度增加,Cd2+、Cu2+和Pb2+吸附量都逐渐增大,其等温吸附曲线比较符合Freundlich模型。(4)通过释放动力学实验、pH影响实验和离子强度影响实验对新丰江水库S2处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d、Cu和Pb的释放量先是迅速增加,然后快速下降,最后缓慢下降或者达到稳定;pH=3~5时,Cd、Cu和Pb的释放量随pH增大而迅速下降,在pH=5~11时,随着pH上升,Pb的释放量基本稳定,Cu和Cd的释放量又有少许回升;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Cd、Cu和Pb的释放量均有上升,释放量大小顺序为Cu>P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