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生存期短,治疗棘手,目前肝癌的手术、介入化疗等技术虽有所提高,但疗效仍然不尽人意,故寻找新的低毒高效的药物迫在眉睫。大黄素(Emodin)是大黄、虎杖等多种中药的有效成分之一,大量研究发现大黄素对多种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和杀伤效应。机制研究发现大黄素能通过死亡受体途径或线粒体通路,诱导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本研究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移植瘤裸鼠为研究对象,观察大黄素对移植瘤细胞凋亡及AIF、EndoG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黄素体内抗癌机制。方法:采用裸鼠皮下接种癌细胞悬液的方法复制裸鼠人肝癌移植瘤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带瘤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25mg/kg大黄素组、50mg/kg大黄素组、100mg/kg大黄素组。对照组予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l%DMSO、实验组分别予腹腔内注射大黄素25mg/kg、50mg/kg、100mg/kg,连续注射14天。实验过程中观察裸鼠的一般情况,测量瘤体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图,计算肿瘤生长延迟时间。停药次日处死裸鼠,取病灶组织。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肿瘤病灶组织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AIF、EndoG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化学检测各组AIF、EndoG分布情况。结果:1.32只裸鼠均成功建立模型。试验过程中裸鼠一般情况正常,各组之间裸鼠体重无差异(P>0.05)。2.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肿瘤的体积较小。各组瘤体平均体积(cm3)分别为:对照组(1.37±0.14)、25mg/kg大黄素组(0.86±0.08)、50mg/kg大黄素组(0.58±0.12)、100mg/kg大黄素组(0.38±0.09);不同剂量大黄素组的肿瘤平均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且100mg/kg大黄素组瘤体积比50mg/kg大黄素组和25mg/kg大黄素组都显著减少(P<0.05);不同剂量大黄素组肿瘤生长延迟时间分别为:25mg/kg大黄素组(1.9±0.6)d、50mg/kg大黄素组(3.4±0.9)d、100mg/kg大黄素组(4.6±1.1)d。3.TUNEL法测定凋亡各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对照组(8.23±1.65)%,25mg/kg大黄素组(34.38±8.73)%,50mg/kg大黄素组(48.14±9.57)%,100mg/kg大黄素组(68.71±10.56)%。不同剂量大黄素组凋亡指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100mg/kg大黄素组最高(P<0.05)。实验组对比对照组能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减小肿瘤的体积,延迟肿瘤生长,并呈剂量相关性。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着大黄素剂量的不断增加,肿瘤组织中AIF、EndoG蛋白表达逐渐增强,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不同剂量大黄素组肿瘤组织中AIF及EndoG的表达位置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由胞浆向胞核移位的现象;对照组肿瘤组织中AIF、 EndoG的表达位置的变化不明显。结论:1.大黄素可以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促进肿瘤凋亡;2.经AIF、EndoG介导的非Caspase依赖的线粒体通路诱导细胞凋亡,是大黄素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