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BRAF基因及其信号通路RAS-BRAF-MEK-ERK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相关性及其部分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收集73例散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及16例同期甲状腺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及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两组标本组织中的RAS,BRAF, MEK和ERK蛋白表达状况,探讨各蛋白表达和疾病的相关性;研究RAS-BRAF-MEK-ERK信号通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中可能的作用。通过PCR和测序技术,对73例散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基因进行了突变筛查,探讨BRAF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的相关性。同时根据BRAF的mRNA序列选择2个靶序列并根据它们设计合成2对SiRNA干扰序列,脂质体转染干扰序列进入甲状腺癌细胞株SW579,运用RT-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干扰的效果。对干扰成功的细胞系,进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RAS-BRAF-ME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检测。研究结果:RAS, BRAF,磷酸化MEK1/2和磷酸化ERK1/2表达水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都明显高于甲状腺瘤组(p<0.05);磷酸化ERK1/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呈现了明显的细胞核分布,相比甲状腺瘤组织核内磷酸化ERK蛋白增加(p<0.05);BRAF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我们在7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筛查到了42例存在V600E突变,突变率为57.5%。而在良性甲状腺瘤中未发现突变。而且,BRAF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转移以及临床分期相关(p<0001)。2种siRNA干扰核苷酸转染甲状腺癌SW579细胞系后,显著地抑制了BRAF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分析干扰了BRAF基因的SW579细胞后,发现SW579的生长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周期发生改变,G1/S期增加,同时,RAS-BRAF-MEK-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受到抑制。结论:1. RAS,BRAF,磷酸化MEK1/2及磷酸化ERK1/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高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及其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2. BRAF可能通过激活MEK-ERK信号通路而发挥其生物作用。3.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率为57.5%。BRAF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及其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4.干扰BRAF可能通过失活RAS-BRAF-MEK-ERK信号通路而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