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五人格测验中,包含人格开放性的维度。人格开放性是以信念开放为核心的,集中研究认知开放性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教师来说。教师的认知开放性是指在与教育教学行为关联紧密的信念、价值观、信息感知等的开放性,它也会直接对教师的自身发展、教育教学行为发生影响。为了系统地研究中小学教师认知开放性的结构及发展状况,以及相关联的影响因素,我们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编制了《中小学教师认知开放性问卷》。经过初测后的分析、修改完善形成了正式的问卷,以正式问卷进行了较大样本的测查。正式测查的数据经因子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问卷结构的六个方面:认知广度-收敛性、思维变通性、感知敏锐度、求新驱力、排异性、抗认知闭合。问卷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和信度。在就1126名中小学教师样本测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中,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我国中小学教师认知开放性整体发展不均衡,各因素的发展水平不一致,也存在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不同学校性质之间的差异;(2)文体类教师在思维变通性上高于文科和理科教师,文科教师的认知广度-收敛性高于理科教师和文体类教师;(3)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教师认知开放性高于经济较不发达地区;(4)男教师认知开放性整体上和女教师有差异,同时在认知开放性的不同方面差异不同;(5)小学教师的认知开放性高于中学教师;(6)随着年龄、执教年数的增加,教师求新驱力越来越低。研究结论:(1)自编的《中小学教师认知开放性问卷》由认知广度-收敛性、思维变通性、感知敏锐度、求新驱力、排异性、抗认知闭合六个维度组成,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了解中小学教师认知开放性水平的辅助工具;(2)中小学教师认知开放性是包含多维度,且在学科、地区、学校类型、学校性质、执教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反映了教师认知开放性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教育经历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