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渗透·交融·创新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adroit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音乐在上个世纪中期产生。严格说来,它本身既不属于某个流派,也不代表某种新风格的诞生,实际上它仅为作曲家们在探索新的音色、新的表现方式、新的音乐结构原则等方面提供了全新的创作工具和采用新的结构思维的可能性而已。文章涉及电子音乐创作与传统器乐创作两种方式,但绝非将二者视为一对“矛盾”体。在分析研究它们各自的创作语言材料、音响组织方式、结构构建模式以及完成形态、传播途径等方面特点的同时,更着力于探索二者之间的互补性和可借鉴之处,强调电子音乐创作是传统创作方式的一种延伸、丰富或补充。本文的特点在于:1,不涉及对电子音乐作品的实例分析和研究,而是抛砖引玉,将分析对象锁定在具有电子音乐创作经验的作曲家所创作的非电子音乐作品上。2,从区别于以往的角度去关注传统器乐作品,融入电子音乐思维方式对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探寻两种不同的创作思维相互间的影响和渗透。在西方现代作曲家中,涉足过电子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不在少数。本论文之所以选择利盖蒂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作品音响非常独特,显现出多元化的创作思维方式:另外,利盖蒂的电子音乐创作经历,使他在声音的认识和创作思维的创新上都有一定的影响,虽然自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创作过电子音乐作品,但这种“残留”的痕迹和潜在的影响却在他许多传统器乐作品上都有所展露。《大气》(Atmospheres,1961年)是在利盖蒂电子音乐创作时期告一段落后创作的第一部传统管弦乐队作品(1961年10月22日首演于多瑙厄辛根音乐节),它以其大胆的音响和崭新的结构思维轰动了西方现代乐坛。笔者希望通过对这部作品细致全面的剖析来验证论题,并为以后的进一步探索奠定基础。文章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即宏观论述和实例求证。上部分主要是对电子音乐产生、发展背景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引入利盖蒂在这一时期的创作经历,论述他在电子音乐作曲上的学习实践进而受到的影响。下部分是对《大气》这部作品的分析论证,通过音色材料、组织手法以及整体结构三个方面论述其思维方式与电子音乐的相互关联之处。结语对全文中所讨论的中心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抽象,并对当今音乐创作中思维方式多元化趋势做了初步的总结。
其他文献
大气波导环境对雷达系统和通信系统有很大的影响 ,而对于高度较低、出现频繁的海上蒸发波导来说 ,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得它的波导参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用微波折射率仪进行近
从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产品供应链治理的关系、农产品供应链中质量信号传递机制、农产品质量的供应链可追溯系统和基于质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治理结构设计几个方面对农产品质量
作为成人教育终极目的的"成‘人’"内涵丰富,本文从"生命性"、"完整性"、"充分发展性"三个角度详细解读了这一"人"所具有的真正含义,以期在理论和实践领域引起对成人教育终极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我国公共政策都应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重点学校制度、教育政策中的“城市取向”以及教育腐败都严
文化作为旅游景区的灵魂和支柱,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密切。秀美河山、风情民俗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孕育着文化,文化也反哺旅游资源,二者相得益彰,相互成就。徽州地区作为一个具
本论文针对我国盐渍土地区桥涵混凝土构造物的腐蚀状况,以盐渍土地区公路桥涵构造物工程建设为课题背景,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和实体工程试验分析,对适用于盐渍土地区的耐腐蚀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急剧发展,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国家对此项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进行了大量的调控。房地产估价也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真实客观地反映房地产的价格
利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1:10 000的林相图(根据 1999年航测照片及 1999年调查材料绘制而成)、1:10 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1999)和实地调查资料,在ARC/INFO支持下,应用地理
过去30年,我国的成人教育研究活动可分为一般性研究和学科性研究两类。前者以社会变化及其与成人教育的相关,以及成人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研究为主;后者则以成人教育基本理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