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筹集资金和资源配置的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和我国证券市场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入,凭借更隐蔽方式和更先进手段进行的违规操作给我国的证券监管提出巨大挑战。如何保障证券市场参与各方尤其资金提供者的利益,如何通过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来维持市场信心,如何控制证券市场虚假信息的泛滥,始终是证券法律制度肩负的使命。相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证券交易机构类似的公开谴责机制,作为我国证券交易所层面上最严厉处罚的交易所公开谴责,在实施过程中却产生迥异的实际效果。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有效性。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资本市场有效性的研究进行回顾;接着对我国证券监管中的交易所监管和交易所持续信息披露监管进行探讨;同时,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分析,特别考察了内幕交易和股价异动的相关研究。最后,对目前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应用和相关研究进行回顾。 其次,在对研究样本严格界定的基础上,分别从公开谴责的单样本事件、总体样本事件、谴责对象差异、谴责样本事件年份差异、谴责样本事件市场差异、谴责样本事件谴责原因的相对公告时机选择、谴责样本事件第一大股东持股差异等方面对公开谴责有效性进行探讨,同时考察了公开谴责信息的提前泄漏。此外,对影响谴责有效性的因素进行旋转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模型进一步确定主要影响因素。 再次,对目前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在深入分析影响公开谴责失效的直接成因和深层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有效性的建议。这对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监管以及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成果应用价值,并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局限,以及今后有关该领域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