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成立以来,中国的证券交易市场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近19个年头。2005年7月我国股票市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股权分置改革,将这一阻碍市场发展的制度问题彻底解决,从此中国股市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然而经历了2008年的大熊市,使得国民金融资产严重缩水,在这个背景下,金融衍生品的需求在大熊市中被极大的激发了。股指期货由于起点高,不易被中小投资者操作,在众多的金融衍生品当中,当属股票期权最适合我国的国情。起点低,风险可控,适合中小投资者操作,一旦推出不仅能够结束了我国单边市的历史,更能够让广大中小投资者规避风险。在这种情况,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必须加快研究开发的步骤,尽早推出,满足我国国内中小投资者的避险需求,另外在相关金融衍生品推出后,我国也能加入到全球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竞争中来。本文正是为了我国推出交易所交易期权做准备,具体讨论了关于风险控制制度方面的内容。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整个金融衍生产品在推出后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概述,然后根据其他成熟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制度,吸取其中的精华,并改良成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风险控制制度。其次,我国目前正处于股权分置改革当中,这种特有的事件所带来的的风险,也将其具体化,并采用了相应的风险控制制度来应对。由于影响期权价格各因素中最关键的是波动率,我通过协方差模型和单因素模型对影响力是波动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影响波动率的因素主要包括:我国的实体经济增长,外汇管理制度的变革,个股市值大小差异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大牛市的影响,以及目前的解禁影响等;其中,我国的实体经济增长,外汇管理制度的变革,个股市值大小差异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大牛市的影响,我把他们归于到大盘表现,也就是上证指数,我认为这些宏观因素的影响会通过上证指数表现出来,而解禁影响,由于每只股票的解禁时间不同,无法对大盘形成合力,因而只能零散的表现为个股的涨跌,进而反映出波动率的变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首先对大盘变化和个股波动率变化作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相关性很强,说明个股波动率的变化有很大一部原因是大盘波动所导致,也就是宏观因素所占的成分很大。这样我们为了单独考察解禁事件对波动率的影响,就要采用协方差模型,在排除大盘的影响下,单独考察解禁事件对波动率变化的影响。结果如下:在我国股票逐渐全流通的过程中,从总体来看,解禁这一事件对波动率的影响是有限的,波动率的变化主要是受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但是在个别情况下,解禁的比例会成为左右波动率变化的关键因素。因此解禁这一事件是否会产生波动率的大幅变化,还要是单独考察个股,假设刚好上海证券交易所在这一段时间内推出了中信股票期权(非现有,是假设推出衍生于中信证券的股票期权),根据B-S公式,那么这一系列股票期权的期权费就会因为波动率的高企而偏高,解禁结束后,波动率开始回落,期权费又随之回落,造成了市场风险,需要交易所好好考虑,使用断路器制度来规避这种风险最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