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和湖北蝙蝠携带病毒及蜱传立克次体类病原体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发传染病对全球公共卫生提出了巨大挑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78%的新发传染病都源自动物。自2003年SARS爆发之后,蝙蝠逐渐成为研究热点。2019年底新冠肺炎流行更说明蝙蝠作为新发传染病病原体宿主的重要性。除了极地,蝙蝠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种类繁多。蝙蝠寿命长,是许多新发病毒的自然宿主,包括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埃博拉病毒、呼吸窘迫综合征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等。所以进一步探索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蝙蝠的病毒的携带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蜱是很多新发传染病的宿主和传播媒介,包括病毒和细菌尤其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菌如立克次体(Rickettsia)、无形体(Anaplasma)、埃立克体(Ehrlichia),和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本研究调查了山东和湖北地区蝙蝠携带的部分病毒和湖北地区刺猬蜱携带的专性细胞内寄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方法:提取蝙蝠和蜱组织样本的DNA/RNA,通过PCR或者RT-PCR检测蝙蝠携带的病毒和蜱携带的专性细胞内寄生菌,通过序列分析和进化树分析确定病原体的种类。
  1.采用兼并引物对蝙蝠的肠道标本进行冠状病毒(Coronaviruses)和星状病毒(Astroviruses)的检测;采用兼并引物对蝙蝠肝脏标本进行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检测。
  2.采用兼并和特性引物对刺猬携带的蜱进行立克次体、无形体、贝氏柯克斯体、埃立克体的检测。
  结果:
  1.蝙蝠携带病毒的检测
  我们共收集197只蝙蝠的组织样品,其中127只蝙蝠来自山东蒙阴地区、70只蝙蝠来自湖北咸宁地区。197只蝙蝠均为食虫目蝙蝠,归类为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的10种蝙蝠。
  (1)从湖北地区70只蝙蝠肠道样本中检测出1只蝙蝠冠状病毒阳性和3只蝙蝠星状病毒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4%、4.3%。检测出的冠状病毒为α-CoV,属于鼠耳蝠冠状病毒。检测出的星状病毒序列与之前研究中鼠耳蝠中得到的星状病毒序列相近。
  (2)从197只蝙蝠肝脏样本中检测出13例乙肝病毒阳性,阳性率为6.6%,其中来自山东省的蝙蝠阳性率为7%(9/127),来自湖北省的蝙蝠阳性率为5.7%(4/70)。扩增得到最长的乙肝病毒序列与目前报道的乙肝病毒序列差异较大。
  2.褐黄血蜱携带专性细胞内寄生菌检测
  我们在湖北咸宁收集到15只远东刺猬(Erinaceus amurensis),并从刺猬身上收集到125只蜱,基因分析证明所有蜱都是褐黄血蜱。从蜱中检测到牛无浆体、贝氏柯克斯体、伊文氏埃立克体、日本立克次体、拉欧蒂立克次体,菌的阳性率分别为4.8%(6/125)、3.2%(4/125)、9.6%(12/125)、4%(5/125)、2.4%(3/125)。死亡成蜱中立克次体类病原体的感染率高于蜕皮成蜱和蜱卵中的感染率。(p<0.01),说明立克次体类病原体可能不能有效在蜱垂直传播,依赖动物宿主扩散传播。
  结论:此次研究中从湖北地区鼠耳蝠中检测到α-CoV,此前未有湖北地区蝙蝠检测出α-CoV的报道,扩大了对冠状病毒的地理分布的认知。此次研究检测到的星状病毒与报道过的蝙蝠内星状病毒类似,但国内蝙蝠星状病毒的检测研究很少,扩大了对星状病毒的地理分布的认知。本研究对中国地区蝙蝠携带的乙肝病毒进行检测,乙肝病毒的序列差异与报道的序列差异大,可能为新的乙肝病毒,这一发现增加了对乙肝病毒的多样性的了解。
  从自湖北地区刺猬中的褐黄血蜱检测到立克次体、无形体、埃里克体和柯克斯体。其中日本立克次体和柯克斯体会对人类造成严重疾病,这是在我国中部地区首次发现日本立克次体。我们需要注意这些病原体对公共卫生构成的严重威胁。
其他文献
学位
近年来,我国在公路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大,相关行业得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桥梁的设计理论及方法较过去也不断的进步变化,因而就存在了许多未知因素对桥梁的运营安全产生影响。为此,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往往采用相应的模型试验、结构试验、施工监测以及成桥后的动静载试验等手段,对桥梁结构的设计理论、施工技术、新型桥梁建材的使用等进行控制,检验其工作状态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本文以光谷三路跨沪渝高速立交工程为研
学位
学位
本课题以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为A1(厌氧水解)-A2(缺氧反硝化)-O(好氧活性污泥)-M(好氧生物膜)工艺的A1、A2反应器培养驯化活性污泥,研究A1、A2段微生物对焦化废水中COD和NH4+-N的降解特性及环境因素对降解过程的影响,并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确定工艺A1、A2段的最佳运行参数和控制条件。结合A1-A2-O-M工艺的O、M段,工艺处理后出水中COD和NH4+-N可分别达到《污水综
学位
氢是石油炼制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又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利用CH4、H2O和O2反应直接制取H2和CO2,是简化制H2工艺并为CO2的利用提供便捷条件的新技术途径。本论文着重研究了表面复合氧化物MgSiO负载金属Ni、Cu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性能和动力学规律。以MgO-SiO2(MgSiO)表面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了负载型Ni、Cu双金属和单金属催化剂。经比表面(BET)、X-射线衍
学位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条件易控制、非选择性地降解有机污染物、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光催化氧化技术的诞生,开创了含酚废水降解处理的新局面。本文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的TiO2粉体材料,通过实验研究了水含量、水解温度对溶胶-凝胶过程的影响和锻烧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及晶相组成等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合适的溶胶-凝胶条
学位
光催化氧化是降解诸如氯代苯酚类(CPs)等有毒难降解污染物的有效方法;提高光催化剂的活性并加强其可见光吸收,或者光催化氧化与其它污染治理技术联合,是提高光催化效率,并使光催化技术走向实际应用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分别以钛酸丁酯、三乙胺、三氟乙酸和巯基乙酸为Ti、N、F和S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非金属掺杂改性TiO光催化剂.借助XRD、BET、XPS、PL、UV-VIS、DOSs等表征分析方法,并以
学位
燃煤引起的SO问题是当前国际上最关注的热点环境之一,它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且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是世界SO排放的第一大国,如不严格控制,SO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对SO气体常用的处理方法多为物理和化学方法,虽然处理效果好,但成本较高,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相比之下生物法具有运行成本低,能耗少,二次污染少等优点.固定化微生物
目的:  苯是一种透明油状液体,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无色或浅黄色的液体。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原料和有机溶剂在多种工艺中被使用,是职业场所中常见的一种毒物和污染物。1982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苯规定为公认的环境致癌物质。在我国,慢性职业中毒中苯中毒连续多年居于首位。  血液系统是慢性苯中毒损害的一个主要靶点。在中毒早期主要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白血病是苯中毒严重时导致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睡眠状况、父母教养方式状况,并探讨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以及睡眠状况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为有心理行为问题儿童的早期家庭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湖北省12所幼儿园中抽取3167名学龄前儿童,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家庭特征、父母教养方式、睡眠状况、情绪行为问题等。使用SPSS22.0进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