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利亚·坎贝尔是加拿大著名土著女作家,她以自身经历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混血儿》一经问世即引起广泛关注。书中记述了坎贝尔童年到成年的人生经历,以及她在被丈夫抛弃后如何走出吸毒酗酒,最后投身于写作的奋斗历程,控诉了以白人文化为中心的社会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和压迫。此外书中有多处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建筑等风土人情的描写,为研究当代加拿大土著民族生存状况提供了权威可信的范本。本论文首次尝试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视角分析《混血儿》,旨在给国内加拿大文学研究提供一个新角度;通过在《混血儿》中出现的五组二元对立:善/恶、理性/癫狂、白色人种/有色人种、男性/女性以及敌人/朋友在文本中的自我解构,颠覆了以白人文化为中心的传统西方形而上思想。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不仅无法解决当代人的困惑,反而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种种问题。而用解构主义的观点去分析这些问题,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崭新的视野和角度,同时理解到这些所谓的二元对立不过是文字的自由游戏,并没有所谓的中心和中心化后形成的阶级。德里达的解构思想长期被人误解为一种只有破坏没有建构、拆除了一切既有结构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其实是对解构主义思想缺乏完整把握的一种理解,殊不知解构是重新建构的前提。本论文在分析《混血儿》中敌人/朋友的二元对立中,试图结合德里达在《友谊政治学》中的思想,来探讨坎贝尔及其民族的未来出路,解构思想在这个时候体现出来的是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及对他者无条件的尊重和爱。解构之后留给我们的应该是一个包容他者、尊重彼此差异性的世界,这或许也是坎贝尔及梅蒂斯人、以及其他一切受压迫民族共同寻找和期待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