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要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工人。这些工人的成长既需要操作性技能,也需要策略性技能,掌握思维方法是提升工人素养的重要路径。思维导图是以图解的方式和网状的结构,用于储存、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的有效的创新思维的工具。目前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教学的学科比较广,但针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在发动机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的研究几乎没有。另外,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毕业学生综合能力与企业要求的差距需要进一步缩小,针对以上问题,确定了本研究的主题,旨在探讨思维导图对提升中职学生策略性技能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价值。研究基于文献法、实验法、访谈法和观察法,首先根据课堂观察大致了解中职学生的学习病症,并据此查阅文献。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思维导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有效优化学生思维结构。如果将思维导图与教学进行结合还会有效改进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了验证思维导图对中职学生的重要作用,在教育实习期间采用了准实验法,以中职汽车专业四个平行汽修班为实验对象,其中汽修3班和5班为实验班,汽修4班和6班为控制班。在实验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为期九周的教学实践,而控制班仍用原来的课堂教学方式。实验前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前测,并对实验班进行思维导图培训,最后设计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方案,为课堂教学实验奠定基础。在实验中,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行为变化。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测验,对测验的成绩进行分析。然后对实验班学生进行访谈调查,最后结合实验后测成绩和访谈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思维导图的中职发动机教学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基于思维导图的中职发动机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思维水平、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有促进作用。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含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路线,并将思维导图进行国内外综述。第二部分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脑科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双重编码理论、卡皮克记忆理论进行论述,并对思维导图的内涵进行梳理,以期找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是基于思维导图的中职发动机教学方案的设计,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机入手,设计了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流程。第四部分为教学实验,具体包括实验设计和实验实施。实验设计围绕实验目的、实验被试、实验变量分析、实验假设等方面展开;实验实施具体包括准备阶段、课堂教学、评定访谈以及数据处理。第五部分是总结,它对前一部分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指出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另外,依据教学实践过程,对思维导图应用于发动机教学的实施提出反思及建议,对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