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人际互动中的情景记忆,与之相关的一个热门话题是人际合作与欺骗对情景记忆的调节。从行为角度,就合作与欺骗对来源记忆(对他人面孔及与之关联的他人行为的记忆)的调节是否存在他人消极偏向(对他人欺骗行为的来源记忆优于合作行为)尚有争议,无法确定欺骗者检测策略是否成立;此外,研究尚未关注合作与欺骗对目标记忆(对自身行为及与之关联的行为对象面孔的记忆)的影响,无法确定是否存在自我积极偏向。从神经机制角度,无论是在来源记忆还是目标记忆中,研究都尚未关注合作与欺骗如何调节编码相关的相继记忆效应和提取相关的新/旧效应。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两个ERP实验,采用社会两难游戏范式,从相继记忆效应和新/旧效应角度考察了来源编码(要求被试记忆互动对象向自己发出的行为)和目标编码(要求被试记忆自己向互动对象发出的行为)中合作与欺骗对情景记忆的影响。游戏中被试与虚拟玩家进行互动,双方均可能发出合作或欺骗行为;此外,设置非游戏试次作为中性条件,其中互动双方的行为均为中性。
实验一探究来源编码中,合作与欺骗对项目记忆和来源记忆新/旧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项目记忆与来源记忆均记录到反映熟悉、回想、重建和评估、提取后监控四阶段加工的FN400、LPC、LPN和RFE。LPC、LPN和RFE均不受合作与欺骗的调节。项目记忆中FN400仅出现在合作和中性条件,来源记忆中FN400在合作、中性和欺骗条件间无显著差异。
实验二探究目标编码中,合作与欺骗对目标记忆相继记忆效应和新/旧效应的影响。编码阶段,合作与和欺骗条件均记录到400ms后反映外显注意加工对编码贡献的相继记忆效应,而欺骗条件还记录到400ms前反映前注意加工对编码贡献的效应。提取阶段,目标提取正确项目记录到FN400、LPC、LPN和RFE,且FN400和LPC在合作与中性条件的分布较欺骗条件更广,而RFE仅在欺骗条件记录到;就目标提取错误项目而言,仅记录到FN400和LPN,FN400仅在合作与中性条件记录到,且中性与欺骗条件的LPN较合作条件时程更长。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来源编码中,合作与欺骗对项目记忆和来源记忆新/旧效应的影响均未证明他人消极偏向,反驳了欺骗者检测策略。
(2)目标编码中,合作与欺骗对目标记忆相继记忆效应和新/旧效应的影响从不同侧面为自我积极偏向提供了证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两个ERP实验,采用社会两难游戏范式,从相继记忆效应和新/旧效应角度考察了来源编码(要求被试记忆互动对象向自己发出的行为)和目标编码(要求被试记忆自己向互动对象发出的行为)中合作与欺骗对情景记忆的影响。游戏中被试与虚拟玩家进行互动,双方均可能发出合作或欺骗行为;此外,设置非游戏试次作为中性条件,其中互动双方的行为均为中性。
实验一探究来源编码中,合作与欺骗对项目记忆和来源记忆新/旧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项目记忆与来源记忆均记录到反映熟悉、回想、重建和评估、提取后监控四阶段加工的FN400、LPC、LPN和RFE。LPC、LPN和RFE均不受合作与欺骗的调节。项目记忆中FN400仅出现在合作和中性条件,来源记忆中FN400在合作、中性和欺骗条件间无显著差异。
实验二探究目标编码中,合作与欺骗对目标记忆相继记忆效应和新/旧效应的影响。编码阶段,合作与和欺骗条件均记录到400ms后反映外显注意加工对编码贡献的相继记忆效应,而欺骗条件还记录到400ms前反映前注意加工对编码贡献的效应。提取阶段,目标提取正确项目记录到FN400、LPC、LPN和RFE,且FN400和LPC在合作与中性条件的分布较欺骗条件更广,而RFE仅在欺骗条件记录到;就目标提取错误项目而言,仅记录到FN400和LPN,FN400仅在合作与中性条件记录到,且中性与欺骗条件的LPN较合作条件时程更长。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来源编码中,合作与欺骗对项目记忆和来源记忆新/旧效应的影响均未证明他人消极偏向,反驳了欺骗者检测策略。
(2)目标编码中,合作与欺骗对目标记忆相继记忆效应和新/旧效应的影响从不同侧面为自我积极偏向提供了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