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命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由抽象理性转变为生动具体、由深奥思辨转变为通俗易懂、由被少数人所理解和掌握转变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使它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本文首先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机制的相关理论出发,揭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基本内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是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主体、措施和反馈等若干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整体。其次,全面阐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有机构成,具体包括导向机制、动力机制、灌输与接纳机制以及检验机制。再次,全面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特征与功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主要特征有: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双向互动性、长期性与渐进性、理论创新性、实践主体心理过程的复杂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功能集中体现于模式维持、协调关系、行为导向和系统制约四个方面。然后,阐明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运行效果的评价尺度。由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从内容上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诸领域,因而相应的,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运行效果的评价,就有经济、制度、文化等多个维度评价尺度。其中,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则是评价的最高价值尺度。最后,本文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