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认真研究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本文对市场经济的内涵、本质及市场经济的道德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价值取向的含义、在市场经济中产生的新的价值取向及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尤其就市场经济中功利价值取向的含义、特点,特别是其中的拜物教意识对人的价值所造成的异化进行了着重分析,引导人们对我国当前价值取向的特点进行正确的认识,把握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而提出通过健康、合理、公正的途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正确的价值取向,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健康的方向运行。 所谓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或基本方式来发展国民经济的现代经济制度。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中,商品生产占据统治地位,人的关系通过物的关系来表现、实现和确证,它揭示的是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市场经济以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为目的,通过竞争进行资源的配置。从市场经济产生的道德基础来看,它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同时市场经济的高效率为实现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一终极目标提供了物质条件。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特征决定了人在市场经济中的存在方式与传统的自然经济下人的存在方式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市场经济肯定了人的物质利益追求;其次,在市场经济中人们按照理性的法则行事,人的理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发挥。也就是说人在理性的指导下来获得自我正当利益,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立足之地。人的存在方式的改变必然引起人的价值观念的转变,而新的价值观念在实践中必然导致新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对功利价值、竞争价值、能力本位价值以及公正和平等价值的广泛认同和追求。但是市场经济作为一把“双刃剑”,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市场经济下产生的这种本然的、直接自发的价值取向往往是个人本位的、利已的、贪得无厌的和金钱至上的,容易把人们引向利已主义、享乐主义的“黑洞”,由于竞争而出现的物质富裕程度的差距又有可能使得社会失去公平和正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功利价值的追求,容易把人引向受物的驱使和对物的崇拜,导致商品的拜物教,或者说拜金主义。拜金主义对人的生存意义、生存思维及人的生存手段造成异化,是对人的价值的一种异化和亵渎。这种价值取向深刻地反映了商品意识和人文精神、经济与道德、效率与公平之间的深刻矛盾。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关系,不但会导致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社会道德严重滑坡的现象,而且会造成实现人的全面自出发展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