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逝波耦合式半导体量子点放大光纤的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m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纤放大器是高速、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随着DWDM信道不断增加以及FTTH的广泛应用,光纤放大器向宽带宽、高增益、低噪声的方向发展。 本文介绍了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特性、结合光纤渐逝波耦合器,研制的一种新型的放大光纤——渐逝波耦合半导体量子点放大光纤,它将以溶液形式的硫化铅(PbS)半导体量子点材料沉积于耦合器熔锥区,信号光和泵浦光通过渐逝波共同与半导体量子点材料相互作用,实现光的放大作用。 论文中,首先介绍了光放大器技术的发展状况,阐述了目前一些提高光放大器性能方法的优缺点,并简要地描述了当今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的发展状况,进而,引出了本文课题,接着从理论上分析了单模光纤渐逝波的原理,推导出光纤渐逝波的透入深度与包层折射率的关系。在研究了各种纳米微粒制备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反胶束法制备了PbS纳米级半导体材料,并对粒子特性和光谱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用量子理论研究半导体量子点材料的能带结构及其载流子的输运过程和放大机理,确定量子尺寸效应对光放大的影响,建立了其载流子的运动模型,根据二能级速率方程和光传输方程,得到一个可以用来计算放大光纤增益的简单表达式,再制备出渐逝波耦合半导体量子点放大光纤,并对其放大增益特性进行了测试,在输出功率为30mw的980nm半导体泵浦激光器的作用下,在1310nm处实现了大于4dB的光增益。 文中最后对本课题的工作做了总结,指出了有待提高和发展的方向,并对该渐逝波耦合半导体量子点放大光纤的前景作了积极的预测。
其他文献
信号检测是信号处理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随着时频分布理论的发展,将时频分布应用于信号检测的工作越来越多。这些检测方法大多是基于对信号能量积累的检测方法,在低信噪比情况
分布式发电是近些年倍受关注的一种发电形式,它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发电,即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能源,实现了能源利用的多样化。本文深入研究分布式发电并网系统的拓扑结构和数学模型,选择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和滞环比较控制方式,得到了一个既能向电网发送有功功率,又能补偿本地负载产生的谐波和吸收的无功功率的并网系统。并利用MATLAB仿真工具建立了并网系统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仿真模型,对并网系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具有抗多径时延扩展、频谱利用率高、硬件实现简单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并有望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信道估计是一个研究热点,
当前网络发展面临的挑战,计算机网络近几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有目共睹,其爆炸性增长显示了信息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伴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现有的网络开始
近年来,在以IP为代表的数据业务的爆炸性增长所产生的带宽需求和DWDM传输技术提供超大容量带宽资源的双重刺激下,传统的连接占主导地位的光网络正朝着适合传输高带宽的以IP为
随着图像处理中视频编解码技术和通信中无线网络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高清数字视频监控和移动视频监控已经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接受和使用,其中,针对高清、多路监控视频的高性能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