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甲酸靶向治疗颅咽管瘤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 :昆明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以原代培养的颅咽管瘤细胞为靶细胞,观察维甲酸对其生长的作用;2.检测颅咽管瘤中CRABP-Ⅱ、FABP-5、RARα及PPARβ/δ的表达,分析其表达量与维甲酸作用效果的相关性,探讨维甲酸靶向治疗颅咽管瘤的分子机制,为个体化治疗颅咽管瘤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方法1.检测维甲酸对体外培养颅咽管瘤细胞的作用1.1.将31例体外培养的颅咽管瘤细胞进行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核染色质凝聚并边缘化、细胞浓缩及区分坏死细胞。1.2.提取RA作用后颅咽管瘤细胞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凋亡细胞DNA片段。1.3. Annexin-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2.检测颅咽管瘤中CRABP-ⅡFABP-5、RARα及PPARβ/δ的表达,探讨维甲酸作用的分子机制2.1.收集昆明医学院第一、二、三附属医院49例颅咽管瘤石蜡标本(其中AE39例、SP10例)及20例因高血压脑出血行内减压切除的正常脑组织切片,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Fluorescent Immunostaining)分别检测CRABP-Ⅱ、FABP-5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类型的颅咽管瘤细胞及正常脑组织细胞中其表达有无差异。2.2.CRABP-Ⅱ、FABP-5蛋白的测定方法:CRABP-Ⅱ、FABP-5蛋白两个指标以细胞特定部位出现绿色荧光,染色强度高于背景非特异性染色为阳性细胞,阳性细胞判断标准参照文献报道的半定量方法。2.3.RT-PCR法检测31例体外培养的颅咽管瘤细胞中PPARβ/δ、RARα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量与RA作用是否存在相关性。3. MTT比色法检测对不同表达PPARβ/δ、RARα的颅咽管瘤细胞,RA对其增殖、细胞凋亡影响有何差别。4.运用统计软件SPSS 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RA对颅咽管瘤细胞的作用1.1.细胞形态学改变颅咽管瘤细胞贴壁生长,20μmol/LRA作用后细胞折光性降低,胞浆内颗粒增多。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部分细胞脱壁呈悬浮状态,体积减小随后细胞皱缩,裂解爆开;荧光显微镜下见RA作用组颅咽管瘤细胞蓝染较深,染色质浓缩呈亮珠状并形成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1.2.琼脂糖凝胶电泳从20μmol/LRA处理过的颅咽管瘤细胞中提取DNA电泳,72h开始出现明显的梯状带,随着时间延长,梯状带条带增多,条带亮度也增加。1.3.细胞凋亡检测从流式细胞仪二维点图结果可以看出,20μmol/LRA作用72h后的颅咽管瘤细胞凋亡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提示RA有诱导颅咽管瘤细胞凋亡的作用。2.颅咽管瘤中CRABP-Ⅱ、FABP-5、RARα及PPARβ/δ表达的检测结果2.1. 49例颅咽管瘤组织中有39例CRABP-Ⅱ表达,阳性率为79.59%,20例正常脑组织中有16例CRABP-Ⅱ表达,阳性率为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 49例颅咽管瘤组织中有35例FABP-5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1.42%;20例正常脑组织中有14例FABP-5表达,阳性率为7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在颅咽管瘤亚型中,39例AE有31例CRABP-Ⅱ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9.48%;10例SP中有8例CRABP-Ⅱ表达阳性,阳性率为80.00%,二者阳性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39例AE中FABP-5呈阳性表达有28例,阳性率71.79%;10例SP中FABP-5阳性表达有7例,阳性率为70.00%,二者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RT-PCR结果显示,不同颅咽管瘤细胞中PPARβ/δ、RARα表达存在差别。31例原代培养的颅咽管瘤细胞按其核受体表达不同分为PPARβ/δ>RARα、RARα>PPARβ/δ、RARα>>PPARβ/δ3组。3. RA对颅咽管瘤抑制率的测定MTT结果显示在相同药物作用下RARα>>PPARβ/δ组的抑制率明显高于RARα>PPARβ/δ组、PPARβ/δ>RARα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 RA能够明显抑制体外原代培养的颅咽管瘤细胞生长,诱导颅咽管瘤细胞凋亡。2. CRABP-ⅡFABP-5不能作为RA作用颅咽管瘤细胞的靶点,其稳态CRABP-Ⅱ/FABP-5在本实验中不存在,亦不能成为衡量颅咽管瘤恶性程度的指标。3. PPARβ/δ、RARα的表达可作为评估RA治疗颅咽管瘤效果的有效指标。PPARβ/δ表达低的颅咽管瘤细胞对RA更敏感。4.靶向升高RARα或者靶向降低PPARβ/δ的表达都有益于颅咽管瘤的治疗,从而为靶向治疗颅咽管瘤寻找到新的分子靶点。5.本研究证实了RA在体外抑制颅咽管瘤的活性,为今后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初步依据,表明RA在治疗颅咽管瘤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流量迅速增长,交通事故也频繁发生,高处坠落伤、打架斗殴等事件造成的面部外伤事件也屡见不鲜,而颧骨颧弓为面部最为突出的部位,易受外
目的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术后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S(thymidylate synthase)、E2F-1(Adenovirus E2 fator-1)蛋白及TS mRNA基因的表达情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普遍成为制约各大城市发展的危机。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加重了城市道路的负荷,由此造成的拥堵问题严重困扰了城市居民的出行和日常生活。调查数据分析表
<正>珍·古道尔博士(Jane Goodall)是国际知名的动物行为学家,以研究黑猩猩的行为闻名于世。由于在黑猩猩研究和环境教育等领域的杰出贡献,珍博士在1995年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
期刊
公共政策作为我国政府解决公共问题,管理公共事务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共政策的顺利制定与实施与否直接关系着我国政府的职能实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
背景:胃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文献统计胃癌发病率世界范围内占最常见肿瘤的第四位。我国胃癌发病率较高,且以胃窦部胃癌为主,严重危害了我国人民的健康。目前,行完整
抑癌基因是正常细胞中存在的基因,在被激活情况下它们具有抑制细胞增殖作用,但在一定情况下被抑制或丢失后可减弱甚至消除抑癌作用的基因。正常情况下它们对细胞的发育、生长
目的1、制作兔VX2软组织瘤模型,观察肿瘤生长状况,寻找运用临床型PET/CT进行实验研究的时间点。2、在建立兔VX2软组织移植瘤的基础上,进行18F-FDG PET/CT显像研究,观察兔VX2
<正>1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85岁。因"胸闷、胸痛20年,欲行左心耳封堵术"入院。2008年因剧烈胸痛诊为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示三支病变,给予药物治疗。2013年
我国是世界上隧道最多的国家之一,隧道工程在为我国的交通事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风险。为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对隧道施工和运营期进行隧道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