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农村要繁荣发展,人才是关键。随着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开展,农民素质的提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怎样让农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农村经济,这些都对农村人力资源即农民素质提出了新的命题。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把教育服务“三农”的意识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随后教育部公布了“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大力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加快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把高等教育拓展延伸到农村,为农村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该计划立足于农村本地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进而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2004年“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正式在全国启动,由中央电大全面组织实施。计划实施近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问题,从而影响了计划实施效果。因此,有必要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中的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选取四川省典型农业大县井研县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农村社区的实地调查,研究其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所取得的绩效,分析该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井研县白2008年实施“一村一大计划”以来,已培养了236名“一村一大”学员,这些学员成为了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科技和管理人才,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由于相关部门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政府支持力度不大、以及学员自身的因素等原因,当前“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中存在教学点分布不平衡、办学经费不足、教学资源单一、工学矛盾突出、实践教学缺乏等问题,从而制约了“一村一大计划”的顺利实施,影响了实施效果。(3)为保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顺利实施,各级政府应关注并积极参与计划的实施;教学部门应结合实际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注重对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毕业后回到基层村镇的学员应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尤其要鼓励毕业生回家乡自主创业,创建科技示范园区,并给予其相关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