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戴明循环(PDCA)教学方法联合个体化培训提高护生心肺脑复苏系统培训的效果观察。方法以新入本院实习的12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人。事先发放心肺脑复苏材料,一周后均进行心肺脑复苏摸底考核。对照组按照培训内容采取传统集中授课式教学方法培训心肺脑复苏技术,观察组在传统培训方法基础上,参照护生摸底考核出现的共性问题汇总分析,把其补充为重点内容,分别加入心肺脑复苏(CPR)现场急救、早期除颤、循环支持三环节进行系统和个体化培训。观察组每一环节均采用PDCA循环教学方法,细化评价标准,严格考核制度,考核合格方可进入下一培训阶段,否则继续该环节的重新培训。比较两组护生培训后心肺脑复苏现场急救、早期除颤、循环支持的成绩差异。结果两组护生培训前现场急救、早期除颤、循环支持三部分内容考核均不理想:对照组三部分得分分别为(70.73±6.85、66.50±4.38、68.51±3.27)分,观察组三部分得分分别为(70.50±6.82、67.21±5.36、69.34±3.30)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两组护生培训前后CPR现场急救成绩:对照组培训前后现场急救成绩为(70.73±6.85,89.02±4.31)分,观察组培训前后成绩为(70.50±6.82,93.63±2.80)分,两组护生培训后成绩均有明显提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成绩明显提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护生培训前后早期电除颤成绩:对照组培训前后成绩为(66.50±4.38,88.23±2.98)分,观察组培训前后成绩为(67.21±5.36,95.46±3.41)分,两组培训后成绩均有明显提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成绩明显提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护生培训前后CPR循环支持成绩:对照组培训前后成绩为(68.51±3.27,88.60±2.46)分,观察组培训前后成绩为(69.34±3.30,96.02±4.35)分,两组培训后成绩均有明显提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成绩明显提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肺脑复苏技能是每个护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急救技能,针对护生掌握内容的不足,PDCA联合个体化教学可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针对性指导,可显著提高护生心肺脑复苏系统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