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和谐之思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epuw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新期待的循环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循环经济是一种指向和谐的经济形态,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循环经济与和谐发展的关系为线索,试图从和谐哲学的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思考。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中国传统的圆道思维与和谐生物智慧中探求循环经济的思想文化渊源和理论归宿,可以发现循环经济内涵着奥妙无穷的“圆道哲理”。圆道思维是一种以回归和谐、圆润通变、循环往复为特征的思维模式,它勾勒了万物发展的圆形轨迹。而生生不息的和谐生物法则,演绎的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圆道。圆道思维与和谐生物智慧可以抽象为循环经济的文化DNA,从而丰富了循环经济的和谐哲学意蕴,为循环经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人的参与,人应该参赞天地的好生之德。初步探讨了循环经济的伦理道德基础。文章在最后阐明了循环经济与和谐发展之间是一种互动共生的关系。循环经济是一种指向和谐的经济形态,而和谐发展又是一种循环再生的发展模式。揭示了两者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力求以循环思路,作和谐文章。从而为循环经济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对循环经济进行和谐思考,使我们认识到:只有修循环化生之道,使其成长为万有存在和谐生物的左右手,才能绘好和谐发展之圆。?
其他文献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民现代化的实现是我国整体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农民现代化主要指的是农民在生产生活方式、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彻底而果断地摒弃了以往坚持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通过采用“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方式,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道路。社会制度和经济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体制、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的社会转型期,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形势,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主流文
随着市场竞争的推进,商业秘密已经构成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大量出现的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对我国商业秘密的司法保护体系提出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