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其中包括“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任务要求。论文从隐性德育视角探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扩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视野,丰富德育研究的内容,增强大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提高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该论题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对隐性德育和大学校园文化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同时阐释了大学校园文化与隐性德育的内在关联:大学校园文化具有重要隐性德育功能;大学校园文化是隐性德育的重要载体。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观察的实证研究方法提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校园物质文化重规模轻内涵;校园制度文化重管理轻人文;校园行为文化重热闹轻育人;校园精神文化重形式轻特色。同时就存在的问题从认识和实践层面上予以剖析,认为大学对隐性德育的重视度需进一步提高,大学校园文化隐性德育元素需有效挖掘。第四部分重点对隐性德育视角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途径进行阐述。首先,深化从隐性德育视角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其次,从构成大学校园文化四个组成部分从隐性德育视角提出具体举措:(1)育人于景,打造厚重的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具体包括校园主体建筑应体现文化品位;精心设计富有感染力的校园雕塑;巧妙布局具有文化底蕴的校园绿化。(2)育人于理,构建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具体包括彰显大学校园制度公平正义,强化大学校园制度以人为本,注重大学校园制度刚柔并济。(3)育人于行,强化多彩的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具体包括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强化校园特色庆典活动;倡导科学节约的校园消费行为。(4)育人于心,营建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具体包括深化大学校训内涵,敦励学生良好品行;彰显大学校徽意蕴,升华学生思想理念;强化大学学风功能,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梳理大学校史积淀,凝聚学生爱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