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德育视角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a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其中包括“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任务要求。论文从隐性德育视角探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扩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视野,丰富德育研究的内容,增强大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提高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该论题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对隐性德育和大学校园文化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同时阐释了大学校园文化与隐性德育的内在关联:大学校园文化具有重要隐性德育功能;大学校园文化是隐性德育的重要载体。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观察的实证研究方法提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校园物质文化重规模轻内涵;校园制度文化重管理轻人文;校园行为文化重热闹轻育人;校园精神文化重形式轻特色。同时就存在的问题从认识和实践层面上予以剖析,认为大学对隐性德育的重视度需进一步提高,大学校园文化隐性德育元素需有效挖掘。第四部分重点对隐性德育视角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途径进行阐述。首先,深化从隐性德育视角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其次,从构成大学校园文化四个组成部分从隐性德育视角提出具体举措:(1)育人于景,打造厚重的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具体包括校园主体建筑应体现文化品位;精心设计富有感染力的校园雕塑;巧妙布局具有文化底蕴的校园绿化。(2)育人于理,构建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具体包括彰显大学校园制度公平正义,强化大学校园制度以人为本,注重大学校园制度刚柔并济。(3)育人于行,强化多彩的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具体包括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强化校园特色庆典活动;倡导科学节约的校园消费行为。(4)育人于心,营建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具体包括深化大学校训内涵,敦励学生良好品行;彰显大学校徽意蕴,升华学生思想理念;强化大学学风功能,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梳理大学校史积淀,凝聚学生爱校情怀。
其他文献
在气体吸附分离过程中,吸附床内气体流动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变质量流动过程.借助二维模型对吸附床内气体的速度分布进行了研究,在模型中考虑了吸附引起的质量变化和床层的径向
研究目的了解初级职称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对规范化培训的需求,探讨初级职称护理人员能力等级的分级和初级职称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内容,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临床护理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要使教师尽快地理解并运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尽快地参与并融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就需要对教师进行培
本文通过对傩面具艺术起源、造型特点、艺术风格的论述,进而深入到原始艺术,阐述在功利性前提下产生的原始艺术的审美特征。
历史文化遗址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记忆,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随着人们对遗址价值认识的不断加深,遗址保护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众多的遗址保护方式之中
研制一种低带内相位噪声的立体声FM频率合成器,该合成器基于小数分频锁相环技术,利用闭环方式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显著提高系统的THD。采用CSMC0.5μm DPTM CMOS工艺对其设计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作为未来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地
法官对于司法最终裁判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追求司法的公平与正义,有一系列规范法院和法官的基本原则,在这些原则中,具有“杰娜斯面孔”的法定法官原则发挥着不可低估的重要
在现代中国历史中,五四时代是一个疾风骤雨、不断激化的时代,它带给那一时代先进知识分子思想世界的启蒙与解放,对当时的社会改造以及现代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五
近年来,我国风电快速发展,并网规模逐渐加大,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增加了系统辅助服务需求,也使电力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受到影响。分析风电规模化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