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籼稻品种93-11的γ射线辐射诱变后代中发现了一株多蘖矮秆突变体(htd)。该突变体表现为植株明显矮化,分蘖数明显增多,叶形细小,籽粒较小,但结实正常。 采用经典遗传学方法,观察htd/广陆矮4号的F1、F2株高,结果F1代表现为野生型,F2代群体表现为野生型和突变体型分离,分离比率经x2测验符合3:1。以上结果表明:该突变体的多蘖性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将该突变基因暂定名为htd(t)。 为了确定该突变基因是否为新发现的基因,选用两个群体htd/中花11、htd/广陆矮4号,在每个F2群体中随机选择野生型和突变型各10株,分别建立野生型DNA池和突变型DNA池,用SSR标记进行BSA(Bulk Sergeant Analysis)分析。结果发现,位于第4染色体上的2个SSR标记RM303和RM241在两池间表现多态。用这2个SSR标记及其附近的SSR标记对F2中266株突变型进行检测,用MAPMAKER/EXP3.0软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htd(t)基因位于SSR标记RM303和RM241标记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3.0cM和3.6cM。 经查询,最近有人在相同的染色体位置也定位了一个矮秆基因。因此,该突变基因与前人定位的矮秆基因可能是等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