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三相逆变器环流控制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sh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三相逆变器模块化并联运行,可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容量和可靠性、减小体积重量,降低系统的设计、生产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并联逆变器间环流的产生,会降低供电质量和效率,因此环流控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两台三相逆变器构成的并联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环流控制研究,主要内容如下:以并联三相三桥臂逆变器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并联系统环流的产生原理及运行机理,推导了并联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并联系统中环流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零序环流的数学模型,对环流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基于功率均分均流的离网并联三相逆变器的环流分散逻辑控制方案。分析了并联三相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及环流功率,基于逆变器输出阻抗与输出有功、无功功率的相互关系,计算逆变器输出无功功率,通过调节输出电压的参考幅值来实现并联系统环流的控制和负载的均分。提出了基于零矢量分配的并网并联三相逆变器的零序环流控制方案。基于零序环流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双零矢量分配法来控制零序环流。在SVPWM调制技术中,零矢量分配法是在一个采样周期内,通过改变一次零矢量作用时间来控制并联系统间的零序开关差值为零,使零序环流得到控制;而在双零矢量分配法中,通过在一个采样周期内改变两次零矢量作用时间来提高零序环流控制动态性能、零序环流控制环的带宽,提高控制实时性,并与零矢量分配法的环流控制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基于双零矢量分配法的三相负载不平衡下并联系统的环流控制。分析了三相逆变器不平衡运行的因素,建立了基于瞬时对称分量的三相负载模型,探讨了三相负载不平衡状态下并联系统环流及其控制效果的变化。通过对三相不平衡电压进行对称分量分解,设计了PI控制器抑制其中的负序分量,从而实现对三相输出不平衡电压的抑制。在MATLAB/Simulink上建立100kW并联三相逆变器系统仿真平台,并对以上各环流控制方案进行相应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脉冲式烟雾机在正常工作时它的工作效率很高、燃烧的强度也很大和对环境的污染很小等不少优点。但是它工作时的噪声很大对长时间工作的人有很大的影响。现在脉冲式烟雾机已经
镁具有含量丰富、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储氢材料、储热材料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能源储存与转换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综述了Mg及其合金研究现状和氢化物在二次锂离子电池应用的基础上,以Mg-Y基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EIS)、恒流充放电和P-C-T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合金的相结构、储氢行为和性能以及复合氢化物的储锂特
目的探索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发病机理,为肿瘤治疗寻找可以利用的突变基因靶点方法研究样本来自25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对上述患者进行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标
背景与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消化内科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同属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是一种
肺癌是当前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问题。在肺癌早期检测时期肺癌CAD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肺癌CAD中引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线上购物已成为当下消费者的主要购物方式之一。为了搜寻与商品品质、服务、价格、信誉、环境等有关的信息,消费者往往会通过电脑和手机在线查阅品牌相关在线评论。网络口碑中的在线评论也因而受到企业品牌和消费者双方的重视,成为学者们近些年新的研究领域。在C2C(Consumer to Customer)环境下,第三方在线评论是指在专门的内容提供平台,如大众点评网、猫途鹰所发布的评论信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erpnoea syndrome,OSAS)是两种常见的呼吸系
随着化石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扩大,人们迫切的寻找其替代能源。生物质能分布广泛且清洁可再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生物质通过快速热解制得的生物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生产、医疗康复、电力电子、国防科学技术等方面,磁性器件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变压器、数码产品、电源、家用电器、医疗器件等,对于磁性器件质检分类环节快速的同时还要保持可靠性。目前,磁性器件在生产过程中基本实现自动化,但其在质检分类过程中大多需人工检测,存在检测速度慢,易漏检和误检等问题。因此,本课题采用机器视觉技术,从磁性器件产品分类、底板距离自动测量、内部参
粮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保证,每年在粮食储藏过程中损失率达到8%,造成了500亿粮食的损失。因此如何降低粮食损失率,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为了确保粮食安全贮存,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