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求职自我效能是个体对完成求职相关任务所需能力和技巧的知觉及自我判断。不是能力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是否具有以及多大程度上具有求职相关能力的信心。国外文献表明求职自我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求职行为和求职结果。目前国内对求职自我效能的研究还很少见,本研究旨在探讨求职自我效能的理论结构及来自家庭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在对苏州市人才市场为期三个月的扎根研究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一手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归纳出求职所需要的技巧和能力,进而参考国外关于求职自我效能的研究提出求职自我效能的理论结构。以综合性大学高年级学生为被试(有效样本共624个,其中小样本61个,初测238个,正式测量325个),根据求职自我效能的理论结构编制“综合性大学高年级学生求职自我效能”初始量表,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求职自我效能理论结构实证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该结构进行验证,并将根据该实证模型编制的“综合性大学高年级学生求职自我效能”量表作为探讨综合性大学高年级学生求职自我效能发展特点的测量工具。同时,查阅相关文献,探索求职自我效能来自家庭的影响因素。运用自编的“综合性大学高年级学生求职自我效能”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家庭环境量表(FES--CV)、家庭功能量表(FAD)、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自尊量表(SES),对苏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大学三所综合性大学文、理、工科的大四、研二、研三的学生(有效样本423个)进行测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综合性大学高年级学生求职自我效能理论结构由六个因素组成,分别为兴趣了解及目标设定、面试技巧及自我推销、社会支持获得、问题解决、信息获得、证书取得。(2)自编的“综合性大学高年级学生求职自我效能”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综合性大学高年级学生求职自我效能的工具。(3)综合性大学高年级学生求职自我效能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求职自我效能水平显著高于女生。(4)综合性大学高年级学生求职自我效能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得分上表现为:研三>大四>研二。(5)综合性大学高年级学生求职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但在兴趣了解及目标设定、问题解决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6)家庭经济状况、母亲文化程度、父母教养方式之父母温暖理解、家庭功能之沟通障碍、家庭环境之娱乐性以及一般自我效能与求职自我效能总分有显著相关。(7)家庭环境之娱乐性、父母教养方式之父母温暖理解、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以及一般自我效能可以预测求职自我效能。以上因素对求职自我效能都有直接影响,同时,家庭环境之娱乐性、父母温暖理解、母亲文化程度通过一般自我效能对求职自我效能产生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