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女排从曾经的“五连冠”到2004年再次夺取奥运会冠军经历了将近20年。而中国男排始终无法迈进世界强队之门,目前即使在亚洲,总体实力也不及韩国、日本。男排的持续低迷和女排的近20年的沉默与我国排球后备人才的供给有关,关于我国排球后备人才的相关问题,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但比较深入的对二线队伍的相关研究不多。本研究主要从排球二线队伍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体制、训练竞赛体制、教练员选材、学训关系等方面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分析影响我国竞技排球二线队伍发展的因素,为我国排球项目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启示与借鉴。本研究以社会学、管理学、运动训练学等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全面、系统的以“竞技体育学校”或“体育运动学校”里排球运动员(二线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了解目前排球二线队伍的现状,并与篮球、足球项目发展特点进行比较,找出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结论表明:1.二线队伍运动员来源主要受家庭因素影响较大,将来出路主要以进入大学为主,其次是进入一线队伍。2.二线队伍教练员在年龄上较为合理;学历上以本科、大专为主,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练员很少;具有一定的执教年限。3.二线队伍教练员在选材上科学性不足,主观性较大。大多数以经验选材,运用骨龄选材的较少。4.二线队伍教练员在管理上比较注重对运动员的全面素质教育,领导方式以命令式为主。在训练竞赛体制上还不够完善,比赛场次相对较少。5.二线运动员已经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依然严峻。6.排球项目在普及率、趣味性和市场化程度、全国性比赛次数等方面不及篮球、足球项目。7.影响二线队伍的发展既有外部原因即:国情的原因、经济体制的原因、“奥运战略”的原因、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的原因等,又有内部原因即:领导重视不够、联赛水平不高、宣传投入不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