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keV质子在聚碳酸酯微孔膜中传输的动态演化过程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自主搭建了一套基于微通道板的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系统。在本次实验的几何条件下,此探测系统的角度分辨能达到0.02度,远远小于本实验1度的微孔膜倾斜角。基于该探测系统以及品质优良的微孔膜,我们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320kV全离子综合实验平台上,首次对20 keV质子(能量电荷比E/q≈10~1 kV)在倾斜角为+1°的聚碳酸酯(PC)微孔膜中传输进行了测量,对出射粒子二维位置谱在x轴上的投影、出射粒子电荷纯度、出射粒子相对穿透率、x轴投影谱的峰位角、x轴投影谱的半高宽等的时间演化进行了统计计算。我们发现,能量电荷比E/q≈10~1 kV区间的质子在绝缘纳米微孔膜中传输的物理机制与E/q≈100 kV和E/q≈102 kV区间的离子有明显的区别。对于E/q≈101kV区间质子穿过绝缘纳米微孔膜,存在一段时间相当长的导向建立之前(导向前)的过程,在该过程内出射粒子的特性和“导向”过程建立之后的特性有很大差异。在导向前过程的时间演化中,我们观察到出射质子的峰位逐渐转移到孔轴向附近;出射氢原子由束流方向附近的尖峰以及孔轴向附近的主峰构成,两个峰的峰位角基本保持不变且尖峰逐渐消失。导向前过程的主要物理机制为:微孔内表面以下的多次随机二体碰撞以及近表面的“镜面反射”两种传输方式,逐步过渡到电荷斑约束下的“导向效应”。对于E/q≈101kV区间离子超长导向前过程的发现,使得我们对低能向中能过渡区间离子在绝缘微孔膜中传输的物理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这也对约十千电子伏特离子微束的控制及应用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养老的新形势,社会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剧,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养老压力,而人流的迁徙与缺乏的资源,更是让过往的养老方针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大部分老年人是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为真菌门担子菌纲口蘑科口蘑属食用真菌,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然而褐化作为影响双孢蘑菇货架期的因素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近年来在双孢蘑菇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后,功能基因组学提上日程,为了从本质上缓解双孢蘑菇的褐化问题,本实验首先对作为技术基础的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研究,找到双孢蘑菇遗传转化的最优条件,为研究基因功能做好充分准备,接着对采摘后不同时间
沈阳油田潜山裂缝性高凝油油藏其储层特点为基质岩性致密、渗透率低,裂缝和基质交互渗流困难,储层非均质性较强,该区块经过近30年的注水开发,现面临油藏温度下降、裂缝发育、
Microsoft Kinect、time-of-flight(To F)等RGB-D深度相机的出现,不仅使得深度图像的获取更加快捷方便,而且降低了获取立体场景深度信息的成本,极大的推动了深度图像在计算机视觉、数字娱乐、工业制造等各个领域的应用。然而受硬件技术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有深度传感器所捕获的深度图像往往具有较低的分辨率以及大量噪声,不能提供精准而丰富的立体场景深度。这使得由深度传感器所捕
《中国民间故事文库·三峡的传说》(以下简称《三峡的传说》是由梁友芳先生在1999年整理收集三峡地区民间故事资料编著而成,其中包含近百章关于三峡地区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可读性很强。《三峡的传说》夹叙夹议,口语化较强,通俗易懂。但要翻译成英文却并非易事,如文中大量的中国人司空见惯和不费力就能读懂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四字格成语和流水句等都是翻译难点。本文以《三峡的传说》节选翻译为例,运用目的论三原则,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在临床当中是常见并发症之一,且是AMI死亡的主要病因。尽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AMI合并CS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具有风险性,仍有很高的死亡风险。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 Aorti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许多技术领域都离不开制冷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制冷技术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常见的传统气体压缩式制冷技术中所采用的制冷材料仍存在着环境污染严重、效率低、能耗大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制冷技术代替传统气体压缩式制冷技术。目前,磁制冷技术正是这种备受关注的新技术。磁制冷是利用磁性材料的磁热效应来实现制冷的一种新型制冷技术,相较于传统气体压缩式制冷,磁制冷具备许多优点
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密钥协商是量子密码协议领域非常重要的两个分支,不同于量子密钥分发单向传输,量子密钥协商协议中,密钥由所有的参与者共同决定,并且所有参与者对密钥的贡献相同。这些特性使得量子密钥协商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公平性。自2004年,周南润提出第一个两方量子密钥协商协议,越来越多的QKA协议被提出,并从双方扩展到多方。但是对大多数QKA的研究都是基于离散变量量子态的,而基于离散变量的QKA协议存在
酸腐蚀环境中的土木工程需要大量的耐酸胶凝材料,但硅酸盐水泥在酸环境中耐腐蚀性很差。与之相比,碱激发矿渣具有较好的耐酸腐蚀性能,这与其成分中钙较少含量有关。而粉煤灰中钙含量相对于矿渣更低,并且也可用于制备成碱激发胶凝材料,碱激发矿渣中掺入粉煤灰可以改善其耐酸性能,但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选用矿渣和粉煤灰作为原料,制备不同比例的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砂浆,研究其在盐酸、硝酸、硫酸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通过观察酸腐
目的:1、筛选合适的致孔剂,在高压静电喷球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绿色的方法制备多孔丝素微球,并评估其可行性。2、评估丝素-葡萄糖微球和丝素微球的理化性质、孔隙结构特点,分析调控丝素-葡萄糖微球孔隙结构的因素。3、探讨多孔丝素微球作为载体对负载细胞行为、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4、探讨微球多孔结构对体内埋植微球诱导细胞和组织长入、调控初期免疫炎症反应和血管化形成及调控纤维包裹厚度等的影响。方法:1、选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