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2月4日,国务院颁布《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指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规划强调,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是大国的立国之本。国际经验表明,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制造业的核心,没有装备制造业支撑的大国,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我国历来极为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从1983年成立国务院重大装备办公室,先后选定秦山核电站、三峡设备等十二大成套装备为目标、上千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攻关,到如今将百万吨级大型乙烯成套设备、大容量高水头水电机组、大型石油天然气长输管线成套装备等八项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纳入“十一五”规划,大力推进,可以说,装备制造业承载着我国的强国之梦!西部大开发已走过十个年头,西部地区在国家规划指导、重大工程建设、政策措施等多方面的支持下,取得了较大成绩,装备制造业也得到了快速成长,并成为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工业基础。然而,需要看到西部装备制造业与国际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在成套技术装备水品、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基地建设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的战略任务,强调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为西部地区发展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国防科技资源,而国防科技工业是典型的高技术产业,在发展上一直处于装备制造业前沿,两者具有天生的纽带关系。如何把握好国家提出的“走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和“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西部地区实现国防工业与重大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对加强西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发挥西部国防科技优势,军民融合振兴西部装备制造业可以说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西部军民融合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势、机遇和意义出发,分析了国防科技工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提升机理,在总结我国军民融合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产业融合理论,论述其对军民融合的指导意义,并根据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从四个层面对军民融合进行探讨。最后归纳出军民融合振兴西部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路,选出了优先产业,分析了相关产业基地建设情况,明确了关键环节,并提出了军民融合振兴西部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