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多动停煎剂对ADHD模型大鼠脑组织多巴胺(DA)含量和血清天冬氨酸(As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多动症的治疗机制,为多动停煎剂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60只SD大鼠采购回后适应性喂养一周,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A组为空白组,B、C、D、E、F组均造模,其中B组为模型组,C组为利他林组,D、E、F组分别为多动停高、中、低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东莨菪碱法来复制大鼠多动模型。造模后第7天,开始投放药物,A和B组以生理盐水,C组以利他林,D、E、F组分别以多动停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灌胃。14天后,将动物快速断头处死采血,剥离脑组织,检测ADHD大鼠脑组织中多巴胺(DA)含量及血清天冬氨酸(Asp)含量。
结果:
1.多巴胺的变化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DA含量高于空白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多动停煎剂高剂量组和利他林组脑组织中DA含量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有效。多动停煎剂中、低剂量组脑组织中DA含量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疗效不满意。与利他林组比较,高剂量组脑组织中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者在治疗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与高剂量组比较,中、低剂量组脑组织中DA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高剂量与中、低剂量在治疗中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2.天冬氨酸的变化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天冬氨酸(Asp)含量低于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多动停煎剂高剂量组与利他林组血清天冬氨酸(Asp)含量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有效。多动停煎剂中、低剂量治疗组血清天冬氨酸(Asp)含量有所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疗效不满意。与利他林组比较,高剂量组血清天冬氨酸(As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者在治疗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与高剂量组比较,中、低剂量组血清天冬氨酸(Asp)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高剂量与中低剂量在治疗中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结论:本实验证明多动停煎剂能降低脑组织中多巴胺(DA)含量和增高血清天冬氨酸(Asp)含量,提示多动停煎剂的临床治疗效果与降低DA和增高Asp含量有关,推测DA和Asp参与ADHD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