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川白山羊是四川西部的一个较为优良地方品种。但对其种质特性和肉品质缺乏系统研究。因此,该项目于1997年被列入四川省教委重点科研课题。为此,本研究于1998年开始,通过对北川白山羊中心产区自然生态条件、体形外貌、种质特性的调查和与饲养在北川县的南江黄羊在生产性能、肉品质方面的对比研究,为该品种的进一步选育提高及杂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北川白山羊二、四、六、八月龄的体尺均超过南江黄羊,表现为体躯容积的宽度、深度的性状差异显著(0.01<p<0.05)。其中体高、体长、胸围、胸深、腰围、腹围、腹深、尻高和管围等性状与体重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0.01<p<0.05或<0.01)。用体高、腹围、管围、胸围等体尺能可靠地预测各月龄体重。因此,在选育品种时应以上述指标作为育种的主要指标。 2.北川白山羊初生重以及各月龄的体重,一月龄、四月龄、六月龄、八月龄的日增重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同龄的南江黄羊(p<0.01或0.01<p<0.05);北川白山羊的初生重及各月龄体重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南江黄羊的初生重同生后各月龄体重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p>0.05),而生后各月龄体重间相关根显著(p<0.01)。从体尺、生长发育速度来看,北川白山羊优于南江黄羊。而肉用品种主要的指标是早期生长发育速度快,饲养期短。因此, 北川白山羊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肉用山羊品种。 3.北1!l白山羊的平均宰前活重、胭体重、肌肉重、嗣体产 肉率、肉骨比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南江黄羊门刀1印叼刀5或 p功.01人 而南江黄羊的骨骼重占胭体重的比率显著地高于北川白 山羊川.01<p<0刀5人两者的屠宰率、嗣体骨骼重量、内脏脂肪 重量和比例、眼肌面积等指标的差异不显著中>0刀5);两者腿 臀部、胸肋部和前肢肉骨比也存在显著的差异;非胭体组成部分 的重量和占活重的比例差异均不显著(p>0刀5人因此,北);旧 山羊的产肉潜力更大。 4.北)!怕山羊肌肉的系水力高于南江黄羊,而南江黄羊肌 肉的失水率、贮存损失、熟肉率均高于北川白山羊,但两者的差 异均不显著中 h 0.05入在宰后 Zh内测定的肌肉 pH值两者差异 不显著,两种羊三个不同部位肌肉(臂三头肌、背最长肌、股二 头肌)的剪切值在 5刀6刀kg N儿m‘乙间,肌肉纤维直径为 31.5《7刀 卜血根,两者的差异不显著一列刀5人 5.北川旧山羊肌肉的平均水分含量为 乃.39士0.43%,平均 粗蛋白质含量为ZI.17士0.80%,粗脂肪为2.20土0.16O,灰分为l.38f 上0.“%;而南江黄羊相应的值分别为%.m土0.96%,Zo.咒士 0.50%,2.*土0.*%,1.34土0.*%,两者差异不显著(p>0*5), 而且两品种相对应的三个不同部位肌肉平均含水量、粗蛋白、粗 脂肪和灰分差异也不显著印>0.05卜北川白山羊肌肉中蛋白质。 氨基酸的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品质优于同龄的南江黄羊。 4 因此,无论从体尺、体重、生长发育速度等种质特性方面看, 北川白山羊均优于南江黄羊,而在平均宰前话重、嗣体重、肌肉 重、胭体产肉率等方面也优于南江黄羊。两品种间肉质指标差异 并不显著。北川白山羊前期生长发育快,周岁体重大,屠宰性能 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肉用山羊品种。应加大培育和开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