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岩层水力致裂的应力扰动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wgc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岩体水力致裂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煤炭行业,利用水力致裂技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以及冲击矿压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水力致裂期间引起煤岩体应力的变化规律还不清楚,对于利用水力致裂技术进行煤矿动力灾害防治而引起的应力扰动是否会诱导突出和冲击仍具有争议。因此,研究煤岩体水力致裂期间及致裂之后的应力扰动规律是一项非常迫切且必要的基础性研究。本文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分析等方法对煤岩体水力致裂期间及之后的应力扰动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在试块内部埋设骨架应力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运用大尺寸真三轴水力致裂实验系统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实时监控了水力致裂过程中水压力的动态变化,监测了试块内骨架应力的动态变化,研究了水力致裂过程中裂缝周边的应力及其梯度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三个主应力方向上,排量越大,应力扰动现象越明显;距离致裂钻孔越近,其应力扰动现象越明显;在垂直于主破裂面方向的应力扰动最为明显,其他方向的应力扰动相对较小。运用RFPA2D-FLOW数值模拟软件对水力致裂的应力扰动规律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钻孔开裂前,在钻孔周围形成压应力集中,并且随着钻孔水压力的增大,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上的应力集中系数逐渐增大,最大主应力方向上的应力集中系数逐渐减小,并且应力扰动的影响范围逐渐增大;钻孔开裂后,随着水压裂缝的张开及扩展,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的应力集中系数及应力升高区的范围逐渐增大,并且在水压裂缝尖端形成明显的拉应力集中,使裂尖发生张拉破坏;距离钻孔越远,水压力对主应力的影响越小,同时应力梯度的变化也越小。运用弹性力学、水力学、渗流力学及断裂力学进行理论分析,分别从钻孔未注水时、钻孔注水未开裂时及钻孔注水开裂后三个阶段计算了钻孔周边和裂缝周边应力场。结合燕子山煤矿8403工作面水力致裂现场实测数据,选取了2个致裂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致裂的过程中,在工作面听见多次顶板破裂声,说明由于水压裂缝的产生及扩展使得工作面内的应力扰动较为明显,在某个局部形成较大的应力集中,使煤岩体处于塑性变形范围内,当应力集中超过煤岩体的塑性极限时,应变能释放,进而煤岩体内的应力向深部转移。
其他文献
尿素合成塔是尿素生产过程中的核心设备,也是危险设备。尿素合成塔在高温高压高腐蚀条件下运行,若在使用过程中管理不善或者使用不当,很可能发生泄漏甚至是爆炸事故,因此如何
目的:研讨上消化道大出血使用生长抑素辅助治疗的疗效情况.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4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这些病人列为试验组(
本文通过数值试验分析了密集系数m的变化所引起的矿岩爆破能量分布的变化。两孔之间至自由面的矿岩爆破能量分布为振荡形,m值不同,其振荡形状不同,总体趋势是m越大,其振荡形状越低,而且,m越大,两孔之间矿岩不能破碎的岩埂也越大。之外,试验也揭示了两孔之间至自由面的矿岩爆破破碎是由反射波引起的。
针对目前国内汽车生产厂家的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车辆驻车制动操纵手柄总成的疲劳试验系统。  首先,本文分析研究了驻车制动操纵手柄总成的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并根据驻车制动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高中语文教学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为了优化语文教学,助力高中生迎战高考,高中语文老师不断摸索高效的教学途径,
目前在选煤厂主要是采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无机絮凝剂对煤泥水进行处理,这两类絮凝剂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微生物絮凝剂作为一种无毒无害和绿色环保的水处理剂,在煤泥水处理上应用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对从煤泥水中筛选得到的两株酵母菌RY-46和HY-62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并进行单菌种及两种菌协同生物絮凝试验;选用多粘类芽孢杆菌、黑曲霉进行生物絮凝煤泥水试验;采用驯化、热诱变、紫外诱
设计考虑了场地内的树木、草地、道路、铁轨、钢桥和高压线等现存的自然和人造物,并选择将长椅落在三叉路口的一棵歪脖树下.我们试图营造一处供路人停靠休息的静谧场所,提供
期刊
煤矿中的坚硬厚煤层综放开采、坚硬顶板控制、冲击矿压、低渗透性煤层瓦斯抽采、煤与瓦斯突出等问题一直以来严重影响着矿井的安全生产。煤岩体定向水力致裂技术是解决这些问
燃气早已深入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当中,成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如可能引发燃气泄漏、中毒、燃爆等事故.燃气事故的发生,凸显了
本论文对煤样试件在单轴压缩破坏下不同破坏阶段的瓦斯吸附解吸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说明破坏过程孔隙-裂隙结构的发展。实验结果表明:1)煤样在完整状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