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经验表明,一味追求工业化,忽视农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最终将导致农业发展落后,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由于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农业发展长期处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导致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传统农业不仅无法推动西部整体社会经济发展,而且阻碍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认为只有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才能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动力。 文章分为八个章节对西部传统农业改造的路径探索进行研究: 第一章主要对文章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主要创新与不足进行论述。本文以西部农村地区传统农业改造为出发点,首先梳理国内外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各项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总结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然后分析西部地区传统农业改造面临的主要困境,最后从制度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投资、农业技术开发、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对西部地区传统农业进行改造。 第二章主要阐述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首先,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主要有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的传统农业改造理论、约翰·W·梅勒(John·W·Mellor)的农业发展阶段理论、速水佑次郎(Yujiro·Hayami)与弗农·拉坦(Vernon·Ruttan)的诱导型技术创新理论等;其次,国内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方面;第三,国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以色列模式、日本模式、美国模式等;最后,从这些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中得出推动农业现代化需要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农村合作组织的建立以及农业科技进步。 第三章主要分析西部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这些发展困境主要包括制度建设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技术进步功能弱化、微观组织职能缺失、小城镇建设缓慢。 第四章、五章、六章、七章、八章是本文的核心所在,这五章分别从制度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投资、农业技术进步、小城镇建设这五个方面来探讨传统农业改造的路径选择。第四章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基层组织管理制度五个角度阐述传统农业改造的制度安排。第五章从扩大国家财政投入、改革现有管理机制、创新投融资机制三个角度阐述西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路径。第六章从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农村职业培训、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阐述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战略重点。第七章从加大农业科技开发投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优化技术推广运行机制来阐述西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第八章从小城镇建设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制度安排、小城镇建设政策体系、小城镇建设主要模式四个方面来阐述西部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基本路径。 本文认为我国西部传统农业的改造要以制度创新为前提,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人力资本投资为基础,以农业科技进步为主体,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切实地利用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期以及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期,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我国西部农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