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层流区低温冷凝换热机理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烷、氮、氧、氢、氦等标准沸点低于123K的工质被称为低温工质,他们发生的冷凝被称为低温冷凝。低温冷凝广泛发生在众多低温系统的传热设备中,如空分系统中的主冷(冷凝蒸发器)、气体液化系统中的冷凝器、低温液体储罐中的再冷凝器等,这些传热设备是深冷温度下工作的任何装置中的一项主要投资。因此,深入研究低温冷凝换热机理对强化设备换热能力和提高设备设计精度是非常重要的。波动层流是低温冷凝器中冷凝液存在的主要流态。但是由于低温冷凝试验环境要求高、低温测量困难等因素,低温冷凝的实验数据仍然缺乏,而且现有的研究结果中有些还多少相互矛盾,导致目前波动层流低温冷凝换热特性和机理还不明确。现阶段波动层流区常温冷凝的研究结论及相关关联式仍是低温换热器设计的主要基础。然而低温流体的粘度、气化潜热、液气密度比、表面张力、接触角等物性参数远小于常温流体,且温度越低差异越大,这些物性差异正是影响冷凝液膜流动及传热特性的主要因素,因此波动层流区常温冷凝的换热关联式在低温下的适用性仍然需要被验证。为了阐明低温冷凝换热机理和获得高精度波动层流区低温冷凝换热关联式,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3项工作:1、设计搭建低温冷凝换热可视化测试平台,提出了光-机同向同轴的可视化测量方法。实现了近紊流区域的氮冷凝换热数据测试,验证了 Kutateladze关联式预测波动层流区低温冷凝换热的适用性。光-机同向同轴的可视化测量方法有效避免了已有可视化方法拍摄时存在的光斑与阴影,实现了低温冷凝液液膜波动的可视化,揭示了液膜波动对冷凝换热的强化作用,得到了界面波波速和频率随液膜雷诺数的变化关系。2、提出气液冷凝传质新模型和系数定量化方法,有效改善了气液界面温度的分布计算。降低了传质系数对工质和工况的依赖性,解决了已有传质模型中系数无法定量计算这一长期难题,阐明了传质模型在其系数很小时计算得到的界面温度严重偏离饱和温度,而当系数太大时计算又难以收敛的原因。3、基于本文提出的传质模型和传质系数定量化方法,实现了波动层流区低温冷凝换热模拟,从微观上阐明了波动层流区低温冷凝换热机理。液膜表面波动所导致的液膜间歇性削薄和波内部对流是强化换热的主要因素。液膜的间歇性削薄是液膜波动强化冷凝换热的主要原因,而波内部对流的增强使得波动对冷凝换热的强化作用随着液膜雷诺数增大而越来越明显。这一结论将对冷凝换热强化方法的提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比较了现有人体能量集能器收集方式的功率密度,分析了各种人体能量集能器供电的可行性。讨论了环境能量集能器的功率密度及优缺点,并列出了人体能量集能器相对环境能量集能器
本文研究了微粉人参的最佳制备工艺和黑木耳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将微粉人参与黑木耳多糖粉按1:2比例混合,制成人参黑木耳多糖粉,并对其降血脂功能进行评价。以长白山人参为原
<正>本周市场焦点全落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上,不明朗的局势令环球股市出现较大波动。加上,内地上月出口数据及新增贷款数据均不及预期,市场忧虑内地经济前景,拖累中港股市显著
近年来,高职教育回归"职业+素质"的目标定位,渗透素质教育的高职教育作为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不断被提及。研究表明,公共基础课是促进高职教育和素质教育融合的媒介,基于素质
目的:介绍鼻唇沟皮下组织蒂皮瓣在上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06年6月~2010年4月间,应用鼻唇沟皮下组织蒂皮瓣修复上唇缺损31例。于缺损邻近部位设计鼻唇沟皮下组织蒂皮瓣,按
放射学以及介入放射学、临床核医学、放射肿瘤学等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分支学科 ,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用辐射的发展 ,使得医用辐射防护成为辐射防护领域
随着非遗热的升温,各类企业竞相开发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产品,在取得相当收益的同时也传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较,目前的非遗文化产品市场
<正>一、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总体工作思路为把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真正落到实处,我校形成了"突出一个中心、构建二个体系、开辟三个渠道、实现四个目标"的总体工作思路。(1)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本文以余映潮老师和吴梅梅老师同课异构《祖父的园子》为例,具体阐述了该如何"利用教材"。
<正>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一个地区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更是引领发展的灵魂与核心。2007年,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启动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