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比例甲醇汽油饱和蒸汽压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zhang1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比例甲醇汽油具有较高的雷德饱和蒸汽压。汽油的雷德饱和蒸汽压约为60kPa,纯甲醇的约为32kPa,但是当低比例(不大于20%)的甲醇掺入汽油后,低比例甲醇汽油的饱和蒸汽压会突增10kPa以上,造成低比例甲醇汽油具有较高的挥发性,饱和蒸汽压升高。饱和蒸汽压问题使低比例甲醇汽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加油站加油机加油过程中使用故障;(2)高温气阻导致汽车发动机启动困难;(3)轻组分在运输过程易挥发损失;(4)挥发出来的甲醇、小分子烃类和甲苯等芳烃化合物造成环境污染,损害人体健康。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甲醇汽油的产业化推广。本课题通过研究低比例甲醇汽油易挥发组分的分子组成,以及分子组成与饱和蒸汽压的关系,从而揭示饱和蒸汽压产生的原因,为解决饱和蒸汽压问题明确方向。本课题从不同比例甲醇汽油雷德饱和蒸汽压变化趋势、低比例甲醇汽油恩氏蒸馏窄馏分烃类分子组成、轻馏分(10%馏分)分子组成、易挥发组分和烃类分子组成与饱和蒸汽压关系的数值模拟等方面,研究低比例甲醇汽油的分子组成对饱和蒸汽压的影响。采用甲醇与基础汽油(92#汽油或石家庄催化裂化汽油)配制成的不同比例甲醇汽油,测定其雷德饱和蒸汽压,结果表明:甲醇汽油的雷德饱和蒸汽压随甲醇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甲醇比例为30%前,饱和蒸汽压都较基础汽油高10kPa以上。油品的恩氏蒸馏馏程可以反映油品的挥发性。将甲醇和基础汽油按体积比15:85配制成M15汽油进行蒸馏,从初馏点到终馏点接取窄馏分进行分析,以确定窄馏分的烃类化合物组成,结果显示:M15甲醇汽油初馏点降低约1℃;10%馏分馏出温度降低;在约60℃前馏出速度较慢。现代分析技术的进步,使分析复杂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称为可能。利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汽油PONA(P:烷烃,O:烯烃,N:环烷烃,A:芳烃)分析方法,分析了低比例甲醇汽油及馏分的化合物烃类分子组成,对占含量90%以上的116种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低比例甲醇汽油恩氏蒸馏窄馏分、轻馏分(10%馏分)、易挥发组分的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异丁烷、1-丁烯或异丁烯、正丁烷、反-2-丁烯、异戊烷、2-甲基-1-丁烯、正戊烷、反-2-戊烯、顺-2-戊烯、2-甲基-2-丁烯、甲基叔丁基醚(92#汽油)、2,3-二甲基丁烷、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正己烷、甲基环戊烷和甲苯等化合物是主要的易挥发组分,它们占各油品组分总量的80%以上,是影响低比例甲醇汽油雷德饱和蒸汽压的主要组分。在分析单体烃组成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蒸汽压方程,建立了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低比例甲醇汽油分子组成与饱和蒸汽压的关联,为实际应用中解决低比例甲醇汽油高温气阻问题提供基础理论数据。
其他文献
Angiomotin (AMOT)是一个在内皮细胞(ECs)表达的膜相关蛋白,它能够调控迁移,紧密连接(TJ)形成,细胞极性以及血管生成。在最近的研究中也揭示了AMOT,以及两个AMOT家族成员AMOT
相比于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通信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引进了空间自由度的概念,为系统带来了阵列增益、分集增益以及复用增益,大幅度地
测定了玉米粉和玉米芽粉的全氨基酸含量和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发现玉米芽粉中的氨基酸总量、限制氨基酸得分、维生素 B2、尼克酸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玉米粉,说明玉米芽粉的营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带之一。尽管该带在勘查和综合研究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成矿作用空间分带规律、岩浆热液演化过
<正>目前,国际上的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由集成化向智能化的方向飞速发展。MAX6625和MAX6626是美国MAXIM公司生产的两种新型智能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传感器、9位或12
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能将一条Pre-mRNA剪接加工后产生不同的成熟mRNA,翻译产生不同的蛋白质,增加了蛋白质的多样性。互斥剪接是可变剪接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最典型
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大功率全固态绿光激光器是当前比较前沿的研究课题,连续泵浦的声光调Q激光器是获得高峰值功率和高重复频率激光的一种有效的重要方法,由于调Q产生的激光脉冲具有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企业集团似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城市,相继组织起来。组织起来之后,怎样发挥集团优势,在市场上竞争取胜,是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本文提出“运
期刊
卤氧化铋BiOX(X=Cl,Br,I)作为一种极具研究价值的光催化剂,因其特殊的层状结构,在光催化降解方面的卓越表现,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其中BiOBr光催化剂,相比于BiOCl有着更窄的带隙,相比于BiOI又有着更好的稳定性。但是BiOBr本身光生电子-空穴对的迁移能力较差,复合率较高,其光催化活性有待提高。所以本文选取BiOBr作为研究的主体,通过与其他材料复合的方法,提高光生电子-空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