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FePS3纳米片基柔性光电探测器的构筑与性能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280078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电探测器是一种将外界的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的光电子设备,在农业监测、成像、光通讯、安检安防等领域应用广泛。因此,开发高性能的光电探测材料和器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自2004年石墨烯被成功制备以来,类石墨烯的二维材料得到快速发展,为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基于二维材料的高性能电子、光电子器件被广泛报导。过渡金属磷硫属化合物是一大类包含三种及以上元素的二维层状材料,其丰富的能带结构与新奇物化特性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目前已被应用到电子、能源、催化等多个领域。本学位论文以二维FePS3材料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光电响应性能,并基于二维FePS3构建光电探测器和柔性光电探测器原型器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超声辅助液相剥离成功制备出二维FePS3纳米片,并对其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较系统地表征;将二维FePS3纳米片沉积在柔性导电材料上作为光电极,构筑了光电化学型(PEC)光电探测原型器件。研究发现,基于二维FePS3纳米片的PEC光电探测器具有大的光电流密度(3.2μcm-2),较短的光响应时间(256ms的上升时间和279 ms的衰减时间),较好的循环稳定(超过1000 s)。由于FePS3与电解质溶液界面形成了界面电场,该器件可在没有外部电源的情况下工作。另外,研究还发现光电极经过500次弯曲和扭转后器件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光电探测性能。该部分研究内容为二维FePS3的高效制备以及光电性质的研究和相关的应用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2.为了实现PEC光电探测器的小型化和实际应用,采用固态的电解质取代先前的液体电解质、以柔性导电材料作为基底、分别以二维FePS3纳米片和简易水热法制备的FePS3/r GO复合材料作为光敏材料,设计并成功构筑了三明治结构的柔性PEC光电探测器。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器件分别在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外加电压下光响应性能,发现器件的光电流大小具有明显地光照强度和外加电压的依赖关系,且光电流大小可以通过提高外加电压来实现;同时,研究还发现器件在连续工作1000 s后仍然能够保持稳定的光响应能力。对比基于二维FePS3以及FePS3/r GO复合材料的器件性能,发现FePS3/r GO复合材料相较于单一二维FePS3具有更大的光电流和更快的光响应速度,这主要来源于石墨烯的加入有效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和传输。通过测试不同弯曲状态下器件的性能,发现构筑的柔性器件在不同弯曲角度下都具有明显的光响应行为。该部分研究内容为PEC器件的应用领域拓展以及新型柔性材料与器件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和技术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永磁同步电机(PMSM)由于其拥有的优点在许多工程应用场所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其运行稳定度高,体积质量小,可用性强,简单的构造,功率小等等,尤其在航天工程、制药装备、工程器械乃至社会中的每个角落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随着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的快速演变与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在生活工作中的需要,需要具有更好性能的永磁同步电机解决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一个准确的数学模型影响着该控制系
近年来,多智能体系统已经成为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并且在军事、工业生产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的多智能体系统跟踪一致性控制一般建立在所有智能体结构相同且动力学模型已知的情况下。因此,模型未知且拓扑结构不确定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跟踪一致性控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分层递进地提出了两种新型的数据驱动控制方法,以实现多智能体系统的跟踪一致性控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
胶囊网络以向量的形式传递信息,这可以保留更多诸如空间位置等图像信息,并且能够以特征相应的强度来表示图像。层与层之间采用动态路由算法来取代传统卷积神经网络中的池化。本文从网络模型和动态路由算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卷积神经网络中的优秀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胶囊网络的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使用一致性参数网络降低胶囊网络的计算复杂度,同时改进了动态路由算法,减少了过拟合。通过使表示同一位置的不同胶囊的
忆阻器是继电阻、电容、电感之后的第四种电路基本元件,建立了磁通与电荷之间的关系。经过研究发现忆阻器具有功耗低、纳米尺寸、便于集成和非易失性等特点,基于忆阻器的非线性电路可以产生非常丰富且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同时,由于忆阻器所特有的非线性和记忆特性,使得其在很多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对于混沌动力学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光滑系统进行的。而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开关电路中存在着丰富的非线性现象。本文将忆阻器
光催化技术是解决当今社会能源匮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自1972年发现半导体光催化效应以来,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应用前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TiO2因其稳定的化学性质,较强的氧化能力和高效的光催化活性而成为一种理想的环境友好型材料。然而,TiO2的带隙较大,窄吸收光谱以及光生载流子不稳定、极易复合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其规模化的发展与应用。因此,为了提高TiO2的光催化性能可通过调控、
声音在人们与环境的交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声音分类由于其在道路监控系统、智能家居与情感感知等领域的应用而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与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被广泛用于环境声音分类任务,为环境声音分类的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但当前用于环境声音分类任务的卷积神经网络存在难以扩展模型深度问题,此外,环境声音分类任务的标记数据相对稀缺也是卷积神经网络难以在较简单模型上改进的重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汽车电子、手机、超薄笔记本电脑以及智能家居等一系列电子产品已经出现在了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也使得高压工艺的静电防护器件的应用更加广泛。但是,由于工艺进程的发展以及尺寸越来越小,静电防护器件在运输、测试以及使用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受到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的危害,因此静电防护器件的研究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本文在0.18μm Bipola
热电材料可以将废热直接转化为电能,是缓解目前各国所面临的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硅作为现代微电子和光伏产业的基础元素,具有价格低廉、无毒、含量丰富的特点,是当前高新技术领域的支柱。然而传统的块体硅材料具有较高的本征晶格热导率,也极大地限制了硅在热电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硅材料的热导是目前科研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本文采用DFTB结合NEGF方法系统地探究了几种典型的硅纳
本论文利用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宽能段的X射线卫星的观测数据,研究了超新星遗迹的X射线辐射性质和黑洞X射线双星的时变性质。本论文第一部分工作是利用Chandra卫星的观测数据,研究了超新星遗迹Cassiopeia A(Cas A)的X射线辐射性质。通过对超新星遗迹Cas A分区域产生能谱并拟合得到各物理参量,得到了遗迹中SE和NW区域S和Si元素的流量以及它们流量比值随遗迹半径的分布。发现S与Si元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越发严重。光催化技术将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具有能耗低、可持续、反应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新能源开发和解决环境问题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选择上,二氧化钛(TiO2)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以无毒、价廉、稳定性好和光催化活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空气净化、抗菌、自清洁材料和分解水制氢等领域。但是TiO2禁带宽度较宽,只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