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主题看当代中苏农村小说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oufe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和苏联同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为两国的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道德问题。因此,中苏两国文坛在此时出现了许多反映社会道德的作品,其中苏联的西伯利亚作家和中国的陕西作家是创作的先锋队伍。在西伯利亚地区涌现了诸如拉斯普京、舒克申、阿斯塔菲耶夫等著名作家,在陕西,贾平凹、路遥和陈忠实的创作成就最为突出。这些作家陆续出产了许多高质量的农村小说,并从乡土作家的视角审视了这一特殊时期的道德现状。作为两个典型的“地域型”作家群体,相似的农村生活经验、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特征以及两国在社会转型中表现出的某些共同特点,使得西伯利亚作家和陕西作家形成了极为相近的创作视野,而审美趣味的趋同也让他们的小说独具比较研究的意义。本论文以西伯利亚作家和陕西作家的作品为例,通过平行研究的方法来探讨他们对社会转型期各种道德问题的不同反映,以及不同作家对这些道德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并比较他们的道德倾向和审美理想,从而对当下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借鉴和启示。面对经济飞速发展下的道德异变,这些自觉肩负起社会责任的作家纷纷立足于农村世界,通过小说创作以历史的道德的目光审视了转型期的社会现象:他们从外部环境的恶化考察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认为人性的复苏在于对自然的敬畏之中;从民族传统的裂变反思社会发展的弊端,以传统坚守者的姿态抵御现代性的破坏;从城乡关系的变化探索传统道德的更生,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提出了多种设想。本论文将围绕以上三方面展开比较研究,从而还原出两国作家对人与自然、人与传统、人与社会的整体思考,并联系两国具体文化语境,对这些创作思想进行双向解读,表明道德主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正>行业发展基于企业成长。梳理2012年中国铜加工行业发生的一系列"大事",回望一年来企业继续坚持、稳步前行的希冀努力,我们会深深感受到,企业的点滴进步紧密而切实地连接
被誉为“环境伦理学学科之父”的美国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是生态伦理学界最重要学者之一。他提出的“自然价值论”生态伦理思想是生态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自然的内
汝窑是我国北宋时期五大名窑之一,所烧瓷器釉色以"天青色、白如玉、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之称,而玉器"凤凰穿玉壁"的传统造型成为"凤凰涅槃"造型的主要载体。作者本人作
企业所得税的改革与完善是我国当前经济理论界十分关注的重大理论课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不断完善,我国初步建成了流转税为主体,所得税为辅的税制
脑卒中(cerebral st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CVA),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因脑部血管阻塞或者血管突然破裂而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进而
从肺和中焦的联系,探讨了晚期肺癌与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之间的病理关系。认为肺癌晚期本虚标实,本虚多由于脾不升清,气血生化不足无以养肺;邪实包括痰湿、血瘀、癌毒,多由于胃
结合多年建设工程造价工作的经验,针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意义、主要内容、常见问题及审核方法途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正>高速列车用接触导线是众多铜加工行业关注的新产品,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日益加快,如何切入高铁接触用电磁线的生产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领域。为此,在前不久举办第三届中国再
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一直以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学校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本文从大学生的价值观调查分析入手,研究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