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梨树叶部病害识别研究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ts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门分支,近年来,凭借其自动学习和提取目标特征的优势,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关注,在图像视频处理、语音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大量成功应用,同时也成为农业植保领域的研究热点,如植物病害识别、病虫害范围评估等等。但综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结合病害防控实际情况,目前,在利用深度学习研究植物病害识别领域,尚存在一些诸如植物病害数据集不完整、影响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病害识别性能的因素研究不够等问题,这将制约深度学习在植物病害防控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为研究和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以梨树叶部病害识别为例,从构建病害数据集和探索各种影响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识别病害性能的因素两个维度出发,利用深度学习开展了梨树叶部病害识别等相关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构建梨树叶部病害数据集,研究和探讨了病害数据集对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病害识别准确率的影响针对山西省梨树3种易发常见的梨褐斑病、梨黑斑病和梨锈病,以单一病害为主,实地采集了7620个有效的梨树叶片样本,包括室内环境、室外大田、叶部正面和叶部反面共4类。根据不同的试验目标构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梨树叶部病害数据集,如PLDD、PDD2018、PDIRE等共9种梨树叶部病害数据集。以PDD2018梨树叶部病害数据集为典型,具有以下5个显著特征:(1)采集环境多样;(2)地域性强;(3)品种丰富;(4)不同发病阶段;(5)关注梨树叶部反面病害样本。据我们所知,目前尚未发现有研究者构建具有PDD2018类似特征的植物叶部病害数据集。本文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和探讨了病害数据集容量、病害样本图像特点和病害样本采集环境对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病害识别准确率的影响:(1)病害数据集容量是影响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病害识别准确率的重要因素。在利用迁移学习研究植物病害识别时,以Res Net50模型为例,当每类病害样本数量保持在350个以上时,模型就能取得较高的病害识别准确率,这为同类植物叶部病害数据集的样本采集数量要求提供了经验支持。(2)5种病害样本图像特点可能会降低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病害识别准确率:(1)病害叶片面积占比率过小;(2)不同病害的病斑颜色特征相似度;(3)叶片明显破损;(4)叶片病斑数量极少或病斑面积极小;(5)叶片表面有附着物或脱水较为严重。这对于构建高质量的植物叶部病害数据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3)病害样本的图像背景(采集环境)可直接影响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病害识别准确率。当病害样本的采集环境或图像背景发生变化时,未曾基于类似环境的病害数据集训练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识别这类病害样本时,模型病害识别准确率将会明显下降。以ResNet50模型为例,梨褐斑病对病害样本的图像背景敏感程度最高,梨黑斑病次之,梨锈病敏感程度最低。2、提出了一种适宜于梨树叶部病害识别应用场景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输入图像分辨率”技术途径本文通过大量试验对比研究,在相同硬件资源条件下,“ResNet50+600×600”训练耗时适中,取得了最高的病害识别准确率为98.7%,其中,梨褐斑病、梨黑斑病和梨锈病的病害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99.44%、98.43%、97.67%,最适宜于梨树叶部病害识别应用场景。“ResNet50+600×600”利用迁移学习,通过调整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参数,使得构建基于小数据集的深度学习病害识别模型变为可能,可直接以梨树叶片样本图像作为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输入,为同类植物叶部病害识别研究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有助于深度学习技术在病害防控实践中的快速应用和推广。3、深入研究了影响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识别梨树叶部病害性能的各种因素本文研究和探讨了病害样本图像分辨率和模型参数设置等对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病害识别准确率等性能指标的影响:输入模型的病害样本图像分辨率与模型病害识别准确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分辨率过低容易导致模型发生过拟合问题,过高容易导致内存溢出问题,通过调整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参数和增加病害样本图像分辨率可提高病害识别准确率,同时与模型训练耗时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设置参数如训练轮数、网络层数不一定与其病害识别准确率呈正相关关系。本文研究和探讨了梨树叶部正、反面病斑对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病害识别准确率的影响,提出了病害识别一致性、病害识别正确一致性评价标准用于评价两种模型的病害识别结果一致程度。结果表明梨树叶部反面病斑特征与正面病斑特征在植物病害识别中发挥着同等作用,既可以基于叶部正面建立梨树病害识别模型,也可以基于叶部反面建立梨树病害识别模型,综合二者一起使用更有利于梨树叶部病害的确诊。最后,研究和探讨了不同梨树叶部病害的识别特点。
其他文献
<正>排除电路故障,首先要确认电气元件特性,其次是判断电气元件好坏,最后是修复电路故障,因此,能否准确快速识别电气元件特性非常重要。目前电气元件特性的判断方法有仪表测量法和观察判断法。在普通的电气元件上增加可视识别功能,让观察判断法也能精准判断电气元件特性至关重要。在电力行业中电气元件种类多、数量多、范围广,且现阶段电气元件集成化程度高。
期刊
发酵大曲培养过程中,以原有生长环境的大曲为对照样,改变其生长通风量、添加嗜碱性菌,对高盐稀态酱油发酵及其风味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大曲的通风量、添加嗜碱性菌,可以在工业化生产中取消大曲培养过程中的铺旧曲工艺,且避免坏曲;中性酶活性与原有工艺一致;天然油氨基酸含量提升2%~5%,风味指标优于现有工艺。
在现代高精尖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如何抑制电磁干扰成为目前材料领域广为研究的重要课题。电磁干扰屏蔽材料有助于吸收或反射电磁辐射,从而作为一种屏障以阻挡电磁辐射。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电磁干扰屏蔽材料已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应用场景的需要,不能实现易于调谐且响应灵敏的屏蔽效能、吸收损耗、反射损耗。外界刺激响应型电磁干扰屏蔽材料则有望解决这一问题,这类材料的特点是:电磁响应性能可以根据特定的应用要求
百香果是热带新兴的特色果树,其较好的生长对果实品质形成影响较大,本研究采用灵芝、牡蛎和玉米低温发酵物通过浸种、树体叶面喷施和花期前后喷施,分析了种子萌发率、幼苗生长势、叶片生长、果实成熟和耐储效果等指标,结果显示,施用发酵物后相对于对照(未施用)有较好的表观表现。这对百香果的优质高效生产储备更好的技术和方案。
针对传统遥感水体提取方法在大范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水体提取任务中效率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U-Net模型的遥感影像水体快速提取方法。通过减少以VGG16为特征提取网络的下采样层和相对应的上采样层来精简网络,提升模型运行效率。基于高分影像进行了沈阳市的水体提取研究,结果表明,改进U-Net模型各项精度指标均高于U-Net模型,交并比(IoU)和F1分别达到了90.3%和94.9%。与此同时
近年来高温干旱已成为制约百香果产量和质量最主要的气象因素。通过调查漳浦县绥安镇、石榴镇、长桥镇等乡镇的种植大户以及高温对百香果座果率的影响,分析2017-2021年高温干旱对百香果的实际影响情况,并提出应对高温干旱的合理化栽培建议。
<正> 笔者用复方蛋壳散治疗胃脘痛,疗效颇佳.处方:炒鸡蛋壳、酒玄胡各15克,炒山药、全当归各30克,广木香10克,炒白术20克.鸡蛋壳炒黄勿糊.上述诸药共研为细末,过筛,混匀后冲服.每服15克,一日三次.胃脘痛是中脘部出现的气滞血瘀病象,其原因有气、血、冷、火、痰、食、虫、悸、疰等.此病初起,多由饮食不节、嗜食生冷、姿意酗酒、或忧思恼怒、过度劳累,引起气机不畅所致.病人大多脾胃虚寒、脾虚气弱、
期刊
<正>工学一体化教师兼具专业工作者和教育实践者的双重身份,其教学能力的发展必然建立在作为专业工作者所具有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与作为教育实践者的教育实践能力和教学技能的双重基础之上。技工院校教师正是通过参与专业与教育跨界实践活动的“做中学”和“行动中反思”,获得了关于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性知识,发展了教学能力。一、做中学:工学一体化教师的三类主要实践活动技工院校教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学一体化教师
期刊
随着自动化与智能化的不断应用,机械设备的电磁干扰问题便逐渐突出,从而影响了机械设备的实际运行效率与安全性。鉴于此,本文主要简单阐述电气工程的自动控制设备中的电磁干扰现象的特点,并对电气工程中引发自动控制设备出现电磁干扰现象的原因以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简单论述,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