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它是现代工业的血液,是社会的经济命脉。因此,石油安全是保证一个国家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际石油安全形势非常严峻。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对于石油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并且大部分依赖进口。其中,尤其是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对中东地区国家石油进口的依赖更加严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石油供需不平衡。所以,一旦中东地区出现状况,将危及大部分国家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安定。近年来,中东地区社会仍不稳定,战事一触即发,石油价格也动荡不定,给全球经济的稳定带来威胁。近期爆发的伊朗石油危机,更是给中国敲响了保障石油安全的警钟。基于以上严峻的石油安全形势,笔者提出了中国建设石油期货市场以保障国内石油安全的建议。文章首先介绍了全球石油的分布与消费情况以及国际石油业现状,主要是2011年全球石油领域发生的一些大事件,然后分析了国际石油业的安全形势,提出全球石油业即将面临的困境。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国石油业主要存在产业模式不合理,对外依存度过高,石油定价权缺失等问题。同时,文章对石油期货市场也进行了阐述,包括石油的金融属性与石油金融化的历史进程,以及期货市场的主要特征、功能和作用,石油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其中,对于期货市场的规避风险与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正是本文的宗旨所在。笔者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11年11月WTI原油价格波动率的计算,发现2007年之后油价波动剧烈。然后选取了2012年第一季度布伦特原油现货与期货价格作为样本数据,利用方差最小化模型计算了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基于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可以有效规避国际油价波动风险,提高国际竞争力;基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形成公开性、连续性、预测性和权威性的石油价格,有助于我国争夺石油定价权,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利益;此外,期货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套利者与投机者,可以增强市场的流动性,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出了中国建设石油期货市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制约中国建设石油期货市场的主要因素,包括石油产业垄断模式不合理,石油定价、风险控制、市场监管与法律体系等机制制度方面的不足。笔者依据我国现实国情,从完善我国石油市场与期货市场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并提出了我国建设一个以石油期货市场为核心,石油现货与中远期市场、石油衍生品场外交易市场为辅助的多层次石油交易体系。笔者收集了关于国际国内石油市场方面的数据与图表,查阅了相关文献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之上,对国际国内严峻的石油安全形势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且利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期货市场的特殊功能与作用进行了剖析,将石油的金融属性与建设石油期货市场恰当的联系起来,提出建设石油期货市场对于保障石油安全的重要意义。之前的学者对于石油期货市场的建设有过探索与研究,而形势一直都是瞬息万变的,尤其是石油安全形势,所以,笔者更关注现阶段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国情,并且着重关注石油与期货市场的关联之处,即石油的金融属性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