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晚会——春节联欢晚会,可以说,在我国众多的电视晚会当中,春节联欢晚会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综合体现了我国电视晚会的整体形态。春晚自80年代产生到90年代初所经历的第一个十年间,以其独特的感染力成为典范并受到海内外电视观众的喜爱;90年代,在春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晚会风格样式已经逐渐定型;到了千禧年的第三个阶段,春晚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品牌价值同时形成了固定模式。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受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受众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电视春晚的模式化制作,媒介融合已经成为现如今传媒业发展的大趋势,就在这种大背景下,由新媒体技术体系所支撑的网络春晚,异军突起并且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电视春晚一统天下的格局,给春晚带来了挑战。本文将传统的电视春晚与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网络春晚放到一起进行研究,从媒介融合的大环境出发,对二者各自的优势与特点都进行了思考分析,对传统的电视春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了思考,对网络春晚的兴起以及发展历程做了梳理,探讨了网络春晚如何利用网络媒介将文艺晚会的精髓得以发扬,同时分析了这种新型的晚会形式所体现的独特优势,本文区别于以往单一侧重于电视春晚研究,而是将电视春晚与网络春晚放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了思考,并且希望可以利用网络春晚的分析研究起到对于电视春晚未来发展与创新的参照作用,相信传统的电视春晚在面临三网融合的挑战时,看到的不仅仅是威胁,更是机遇,同时是一种在不断被推进的意识形态,一种传播形式的创新。笔者认为,这样一种新的传播形态给中国人的“年夜饭”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它以创新的精神展示了中华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相互融通,以更加平和的姿态娱乐着中国的网络受众,使得传统电视春晚受到冲击同时也为其向网络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参考模式。传统的电视春晚应当借此机遇,顺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地更新和自我扬弃,认识到网络春晚的兴起与发展带给电视春晚的不光是冲击和取代,更多的是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