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股权质押现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主要途径,截至2019年11月,A股上市公司已有3106家进行股权质押,质押市值总规模达43967.23亿元。股权质押因其优点:审批流程简单、股东不丧失控制权、盘活账面股权价值实现资本的二次流通,使其备受股东青睐,尤其是控股股东。近年由于股市大幅波动,采取股权质押融资的上市公司频频遭受股价暴跌而被强行平仓,此类事件均暴露出股权质押存在较大隐患,对其的研究也更值得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质押现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主要途径,截至2019年11月,A股上市公司已有3106家进行股权质押,质押市值总规模达43967.23亿元。股权质押因其优点:审批流程简单、股东不丧失控制权、盘活账面股权价值实现资本的二次流通,使其备受股东青睐,尤其是控股股东。近年由于股市大幅波动,采取股权质押融资的上市公司频频遭受股价暴跌而被强行平仓,此类事件均暴露出股权质押存在较大隐患,对其的研究也更值得关注。股权质押会促使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相分离,对控股股东而言,两权分离程度随着所持股份质押比例的不断提升而增大,这将引发其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使得股权质押行为转变为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占的工具。同时随着掏空成本的降低,控股股东将会利用控制权,操控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转移公司优质资产、为自身输送利益。因此研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在“去杠杆”的宏观背景下,我国社会信贷融资投放严格,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而股市的剧烈波动,使得股权质押的隐患日益显露,股权质押爆仓事件不断发生,洲际油气为其中一例,在2017年因股权质押爆仓将被强行平仓,中小股东和公司的整体价值均严重受损。本文选择其为案例,分析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收集、整理和归纳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机、行为后果及其利益侵占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总结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机制,随后采用案例研究法对洲际油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案例进行研究。在分析过程中,本文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过程和特点入手,分析其质押行为的动机和质押后的隧道挖掘行为,结合上市公司的短期市场反应和公司价值的变化来分析其给中小股东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对其股权质押行为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结合案例启示,对如何防范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给中小股东带来的利益侵占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对提升广大投资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具有实践意义。此外,也给股权质押引发的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金融工具活跃在我国资本市场,但是具有股权性和债权性双重属性的金融工具其会计属性的划分界限却越来越模糊。金融工具的不同属性的划分导致的经济后果会不一样,它会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财务指标以及企业的价值评估等造成影响。例如永续债,在我国部分企业发行永续债是为了优化自身资本结构、调整利润。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从2015年开始陆陆续
随着股改后股份全流通时代的开启,股东获取收益的方式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并购或关联交易等方式,而是已经可直接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股份来进行快速套现。虽说减持行为无可厚非,股价高了自然产生套现需求,但减持过程中,由于内部人拥有信息优势,往往通过操纵信息披露等行为来扩大减持股份的价差收益。市场操纵等现象不仅干扰了市场秩序,造成短期市场剧烈波动,长期来看,在企业经营不佳的情况下内部人仍套现离场,进而加剧了绩效不佳
近年来,并购交易出现爆发式增长,在众多的行业中,影视业并购出现一种特殊现象,那就是影视公司高溢价收购明星成立的公司,这些明星公司基本算是“空壳公司”,但却可以获得高估值,致使影视业整体商誉价值水平较高,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从行为经济学角度解释影视业公司频繁高溢价并购明星公司这一现象。影视业具有高风险和收益波动性强的特征,而影视业并购具有过度追求明星效应、明星公司盈利能力差以及
公司制对于现代商业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由于各国政治制度、文化背景、法律环境的不同,公司在具体组织形式、治理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的公司治理研究在经历了探索研究阶段(1978-2000年)、基础研究阶段(2001年-2008年)后逐渐深入,但研究内容和方法仍以内部治理、实证研究为主(李维安等,2019),在外部治理和案例研究等方面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司治理研究的进一
借壳上市和IPO是我国企业上市融资的两种重要方式。核准制下,选择IPO直接上市的成本高,时间周期长。相比之下借壳上市能够让企业较快实现上市融资。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借壳上市中的内幕交易和高溢价炒壳等问题出现,严重影响其正确发挥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为了平衡上市条件和防止壳资源炒作,监管部门规定借壳审核标准与IPO“等同”并制定了严格的借壳认定标准。然而还是有一些企业企图利用“创新”手段规避监管,
金融工具的计量历来是实务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准确计提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更是探讨的热点话题。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将当时采用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已发生损失模型的弊端暴露无遗,从过去文献看,已发生损失模型存在导致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造成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悬崖效应”等问题。IASB于2014年颁布了IFRS9最终版替代IAS39作为新的金融工具准则,其采用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替代已发生损失模
当代企业两权分离后,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代理冲突日益激化,主要表现为管理者基于自利动机所做出的经营决策,与所有者利益诉求截然相反。为了解决这一委托代理问题,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效激励模式应运而生。股权激励将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一体化,通过向代理人分享目标业绩利润的方式使二者目标函数相一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委托代理问题。首例股权激励计在19世纪中期诞生于美国,逐渐在世界各国风行,发展至今已成为现代
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股权质押因其手续便捷、办理高效而迅速受到上市公司股东的追捧,2013年-2018年A股股权质押总股数和总市值都在高速增长。虽然股权质押可以解决上市公司的资金问题,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股权质押违约事件以及控股股东借助股权质押实施掏空的事件浮出水面,尤其是2018年多家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集中违约,不仅对身为质权人的金融机构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对整个资本市场造成了不小的打击。目前学术界对
当前,在知识经济和现代技术时代,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合适的员工成为获得公司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来源之一。如今,管理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创建适用于快速变化的环境的正确的激励系统。动机的概念已被全世界的研究人员广泛研究,但是,大多数论文将注意力集中在金钱和其他外部奖励上。自我决定理论(SDT)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动机观,解释了人们可能如何被激励以及为什么会受到激励。自决理论表明,人们受到三种先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