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雷公藤多苷片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高球蛋白血症患者血清球蛋白、IgA、IgG、IgM、口眼干燥、血沉、C反应蛋白等的影响情况,来评价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高球蛋白血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A组(22例)、试验B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疗程为12周,观察点为0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和治疗12周后。试验A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mg,tid;试验B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mg,bid,对照组口服硫酸羟氯喹片,0.2,bid,0-4周;0.2,qd,5-12周,三组均只可在口眼干燥严重时加用人工唾液或人工泪液,并作相应记录。结果:(1)球蛋白水平变化情况:治疗8周后和治疗12周后,试验A组患者的球蛋白水平和试验B组、对照组患者的球蛋白水平比较出现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对照组的球蛋白水平较试验B组的球蛋白水平有所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疗12周后的球蛋白水平和治疗前的球蛋白水平比较均出现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患者球蛋白水平其中几个时间点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为多种原因的误差或患者病情恶化所致;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球蛋白水平和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gA水平变化情况:治疗12周后,试验A组患者的IgA水平较试验B组、对照组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治疗8周后、治疗12周后和治疗前比较,患者的IgA水平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治疗12周后患者的IgA水平和治疗前比较,出现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疗12周后的IgA水平和治疗前比较有所下降,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3)IgG水平变化情况:三组患者的IgG水平治疗前后同一观察点的两两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治疗8周后、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出现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IgM水平变化情况:治疗8周后,试验A组患者、试验B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IgM水平由低到高依次排序,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试验A组和对照组患者的IgM水平较试验B组患者的IgM水平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A组的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患者的IgM水平治疗8、12周后较治疗前出现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治疗前后的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2周的IgM水平较其治疗前的IgM水平均出现下降,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5)ESR水平变化情况:三组患者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个组的治疗12周后改善情况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6)CRP水平和口眼干燥变化情况:CRP变化情况,治疗后试验A组和试验B组、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出现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眼干燥的变化情况,三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治疗后口眼干燥变化的差异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A组在降低球蛋白方面的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试验A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试验A组和对照组在降低IgA方面起效时间早于试验B组,治疗后试验A组的疗效优于试验B组和对照组,试验B组和对照组疗效相当;试验A组在降低IgG方面起效时间早于试验B组,治疗后试验A组和试验B组疗效相当,优于对照组;试验A组在降低IgM方面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试验A组和对照组疗效优于试验B组,试验A组和对照组之间疗效相当;在CRP方面,试验A组疗效优于其它两组,而试验B组和对照组疗效相当;三组在口眼干燥方面疗效相当。